黄思静 廖悦 张娟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雍剑波 文/图
“钱虽不多,但都是大伙儿的辛苦钱。我们找过包工头,也找过公司,每次都说‘再等等’,唉……”刘某攥着泛黄的工单,声音哽咽。
“您先别急,”邻水县法院工作人员递过一杯温水,“把具体情况再跟我们说说,工资之前结算过吗?”
刘某用袖子抹了把脸,从皱巴巴的塑料袋里掏出一叠纸:“没结算过,这是邻水县农业农村局的证明,还有下欠工资的花名册,都在这儿。”
工作人员仔细翻看材料,钢笔在重点处划出沙沙的声响。“你们可以向法院递交起诉状,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工作人员耐心向刘某等人释法明理。
“能……能冻住他的账户吗?”刘某问得小心翼翼。
“符合条件的话,今天就能立案,最快下午冻结账户。”
“真的?那我们的钱……”没在屋内的工友,探头争相询问。
暑气渐升,道路两旁笼上了一层薄纱似的热浪,蝉鸣声此起彼伏。
一群人脚步匆匆,走进邻水县法院诉讼服务大厅。领头的刘某眉头紧锁,话在喉咙里滚了几滚,不知道怎么开口寻求帮助。
工作人员赶忙上前询问。原来,他们六年前受雇于杨某,从事拌混凝土、运土方等体力劳动。工程完工后,杨某却以“在包某处承包工程,对方未支付工程款”“公司还拖欠其相关费用”等理由推脱,拖欠工资长达四年。2025年1月23日,邻水县农业农村局出具证明,证实刘某等14名农民工未收到工资,而杨某对此依旧无动于衷。
话音刚落,14名农民工便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提交了诉前财产保全申请。诉讼服务中心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将案件材料优先移送审查。经审查,该案符合诉前保全条件,法院于当日作出诉前财产保全裁定,并依法冻结杨某名下银行账户及存款。
“真没想到啊,这就把杨某的财产冻结了!”刘某把裁定书传给工友们看,大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案子表面是工资纠纷,底下却连着土地治理的‘根’。冻结账户只能按下暂停键,真要解开这个死结,还得用‘柔性解纷’的法子……”法官望着墙上“和事佬”的牌子,陷入了沉思。
“或许,该换个思路?”法官的目光落在案卷“土地治理项目”几个字上,手握钢笔的他,猛地敲了一敲案卷,“有了!还得让农业农村局入‘局’!”
“这事拖不得!”法官合上案卷,当即抄起电话联系了县农业农村局。当天下午,两家单位就凑在一起梳理了纠纷的前因后果。几轮电话沟通下来,终于把当事人都约在了调解室。
调解室里,空气凝重,挤满了人。法官清了清嗓子,率先打破了沉默:“咱们今天啊,就在这长桌上,把事情掰开了,好好说道说道。”
“工资是农民工的血汗钱,不管有什么困难,按时支付是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法官敲了敲桌上的工单,抬眼看向杨某,“你要是处在他们的位置,几年没拿到工资,你心里好受不?”
“我不是不想给啊!可包总那边工程款一直没结,我也是垫钱做活啊。”杨某摊开手,无力地说道。
法官闻言眉头一皱:“杨某,这不是推脱的理由!工程款纠纷归工程款纠纷,农民工工资一分都不能少!”
“我们将大家组织在一起,是为了事情能够尽早解决。都是做工程的,将心比心,工人们流血流汗,到头来连血汗钱都拿不到,你们心里过得去吗?”法官将目光留在杨某、包某身上,语气稍缓但依然严厉。
“这事怪我,我确实还欠付杨某工程款,是我不对。”包某低下头说道,“这样,我想方设法去凑,这两天给你们拿出来。”
见包某表了态,法官趁热打铁:“大家看,杨某、包某是有诚意的。我们今天就把还款计划、各自应承担的责任用白纸黑字写清楚。”
随即,工作人员现场起草调解笔录。调解室里凝重的空气似乎淡了许多。
经调解,包某同意代杨某支付农民工工资,并达成调解协议:包某于2025年4月23日前支付刘某等14人的劳务费等费用共计39506元,其欠付杨某的相关款项在支付上述劳务费后予以抵扣。
“4月23日……”大家掰着手指头,数着还款日期。
“刘某,你们收到款项后记得第一时间确认。”
“一定!”
一周后,工友们带着锦旗走进了法院。
“钱……都到账了,这都要感谢你们。”一位年近7旬的农民工三步并两步迎上去,紧紧握住法官的手。
“我们只是做了分内的事。”
“原来法律真管用啊。”刘某望着身后的国徽感慨道。身后不知谁接了句:“管用!这下我的底气,那比jio(“脚”四川方言)下的混凝土还硬气哟!”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邻水县法院秉持“以德为邻,以和为贵”原则,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设立集案件甄别、委托调解、引导诉前司法鉴定、诉前保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和事佬”调解中心,倾力守护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时,蝉鸣声依旧闹腾。附和着14名农民工轻快的脚步,画面莫名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