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夕又
2008年,26岁的朱丽莉踏入成都金牛公安,成为茶店子派出所的社区民警。
那一刻起,朱丽莉就深知,自己的舞台,是社区里一阶阶被踏过无数次的楼梯,是那一扇扇被轻轻敲开的居民大门,想要群众的配合、理解和信任,就必须以心换心,以情换情。
“在老百姓身边努力付出的过程,既真实,又接地气。在得到他们感谢的那一刻,让我更有价值感。”
就这样,朱丽莉以她梦想中的样子,身着藏蓝,在家长里短的烟火生活中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真心·打破陌生的距离感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区民警,首先就得对辖区状况做到“门儿清”。
育苗路社区,这个住着4000多户居民、实有人口30491名的地方,租住户占比高达70%,人员流动频繁,重点人员和重点单位众多,管理难度极大。
面对这样的问题,2008年刚接“片儿”的朱丽莉,选择了最“笨”,却很有效的方法。
刚开始的半年,她凭借一支笔、一张纸、一双腿,跑遍了社区每家每户,以平均每天20000步、走访50户的效率,完成对所有住户的走访工作。
一段时间下来,朱丽莉的鞋面褶皱得厉害、鞋底也磨薄了许多。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幅立体式的育苗路社区地图生动印刻在她的脑海里。
在熟悉辖区情况后,朱丽莉又遇到了更棘手的问题——责任段拆迁安置小区入盗警情高发。这让她心急如焚,居民的安全感,成了她最大的牵挂。
为了提高治理效率,针对其责任段拆迁安置小区入盗警情反复高发的问题,她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进行大量群众走访工作,排查梳理破案线索,通过破案打击形成有效震慑。
同时,她主动谋划,指导物管进行“四防”建设,开展大量安全防范布置和宣传。
在她的指导建议下,小区出入规范登记、监控安装无死角、专人定时巡逻看守,让入盗警情得到有效遏制,整个责任段案件发生率逐年稳步下降——2017年入盗案件同比下降73%,2021年入盗警情下降90%,2024年重点小区入盗案件0发案。
用脚步丈量社区每一寸土地,用真心换取居民们的信任。朱丽莉常说,“社区虽小,但每一份信任都值得我用心去回应。”居民们满意的笑容,如同花一般绽放在她的心窝,她很满足。
细心·做青少年的“引路人”
茶店子派出所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学校共15所,在校学生8290名,未成年人11743名,约占辖区总人口的12%。
在新形势下,为更好服务校园、服务未成年人、维护校园及周边安全,2023年朱丽莉协助派出所打造成都市首个“警+校+家+N”融合式社区警务站——育苗路警务站。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朱丽莉十分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她主动成为警务站站长,以创建青少年权益岗为契机,常入校走访师生倾听诉求,开展法治课堂、教育讲座、互动交流等进校宣传活动。2023年至今,她入校开展法制专题讲座20余场,覆盖青少年10000余人次。
朱丽莉还通过“组群建圈”工作方式,融入学校周边小区业主群,建立24小时无障碍沟通通道,对涉校涉未成年人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及时处理。2023年至今,朱丽莉成功处理校园欺凌事件5起,涉校意外事故20余起,将涉校涉未成年人案事件后续不良影响压降到最低。
此外,针对辖区问题少年、不良少年、失学少年以及有前科劣迹的未成年人建立档案库,施展“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教,以司法温度力促迷途青少年知返,帮助问题青少年重新融入校园和正常社会。
2024年5月,辖区一名高中女生小雨(化名)与母亲争吵后离家出走并轻生,被民警及时救下送医。
朱丽莉了解情况后,待小雨身体转好的第一时间到医院看望。面对女孩的沉默,她如朋友般诉说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以前读书时,总觉得压力像座山,后来发现,再高的山也能翻过去。”小雨逐渐打开心扉,将学业压力、家庭困扰倾诉给了朱丽莉。
在长达2小时的沟通中,女孩不再将自己封闭在壳子里,也愿意和父母说话了。细心的朱丽莉还专门约见了小雨父母,叮嘱家长对青春期孩子的沟通要讲究方式方法。
小雨出院次日,她的父母将一面写有“人民警察为人民,为民解忧暖人心”的锦旗亲手交到了朱丽莉的手中。
用心·做妇女权益的“守护者”
在工作中,朱丽莉常接触到遭受暴力、诈骗等问题的女性,她们往往在家庭和社会缺少话语权,权益被侵犯后不知如何寻求帮助。
这让朱丽莉不禁思考,“自己能为她们做些什么呢?”
于是,当四川省妇女儿童联合协会和金牛区妇女儿童联合会,在育苗路警务站试点妇女儿童维权示范点创建工作时,朱丽莉主动请缨,担任妇女儿童维权工作专职民警。她将妇女权益保护和未成年人关爱相结合,用法律知识和执法经验为权益受侵害妇女提供全方位帮助。
她联合妇联、司法所、心理咨询机构创建“公安+妇联+专业人员”模式,在警务站开辟妇女维权“绿色通道”,开设24小时维权专线并建立集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紧急庇护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台,为妇女构建起“预防-处置-修复”的全链条保护体系。
2024年9月,朱丽莉接到社区反映,一未成年女生小云(化名)长期辍学在家。
经多方走访了解到,小云母亲因遭受家庭暴力离异后,将生活全部希冀寄托于女儿学业,致使小云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同时,母亲被家暴给小云留下心理阴影,在多重压力下,小云出现旷课、社交障碍等行为。
一方面,朱丽莉与社区工作人员、心理咨询师多次上门对小雨及其母亲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双方形成正向亲子关系;另一方面,朱丽莉主动联系学校,为小云量身定制渐进式返校计划,最终小云再次踏入校园。此后朱丽莉持续关注小云及其母亲的生活,每月与心理咨询师定期家访,母女关系得到显著改善。
2024年,朱丽莉受理妇女儿童求助案事件10余件,为妇女儿童提供上门心理疏导、纠纷调解、关心关爱等服务近20次,并通过拉横幅、发传单、开讲座等方式向易受骗群体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和“杀猪盘”反诈防骗知识等活动10余场,宣传覆盖群众超1000人,有效提升辖区妇女自我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
17年间,随着业务能力提升,群众的身边事,她越办越多,越办越细,正是一件件“小事”,让她与群众间的情感纽带,越系越紧。
17年间,她获得了无数荣誉:2017年金牛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2020年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成绩突出女民警,2022年度金牛政法先锋先进个人,2023年金牛区三八红旗手,2023年成都市“大运营城兴业惠民暨助营商环境展巾帼风采”巾帼建功先进个人,2023年金牛区关工委宣传工作先进个人,2024年第一批成都市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个人三等功5次、个人嘉奖11次。
日子一天天过去,朱丽莉用心付出的一点一滴,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些荣誉,是她辛勤付出的见证,更是她对公安事业忠诚的勋章。
但于她而言,自己收获了更加珍贵的东西: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