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法”同行 护“未”成长——雨城区法院开展“我会保护我自己”主题法治教育课

  
2025-05-07 16:23:39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棕贤

5月7日,雅安市雨城区法院组织法官前往雨城区第十五幼儿园,开展以“‘法貊貊·四叶草’校园行——守好身体‘红绿灯’我会保护我自己”为主题的法治教育活动,为全校250余名师生送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防性侵安全教育“互动课”,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下面,我要邀请几位小朋友上台来玩一个关于‘身体红绿灯’的游戏……”课堂上,法官助理郭红霞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以“我会保护我自己”为主题,通过童趣十足的PPT、互动游戏、播放普法动画、学习“手势舞”等方式,向小朋友们普及“身体的哪些部位是隐私部位”“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如何分辨和预防性侵害”等知识,引导小朋友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不当的身体接触勇敢说“不”。


“小朋友们,谁可以告诉我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当遭遇危险时应该怎么办?”“不要和陌生人单独在一起!”……活动中,为了检验孩子们的学习成果,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知识,郭红霞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整理成出与幼儿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法治问题,对现场的小朋友们进行了“安全测试”。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学到了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如果有坏人想要触摸我们的隐私部位,一定要严厉拒绝,也不要食用陌生递给我们的食物,如果遇到突发状况,一定要向周围的大人寻求帮助。”在抢答互动环节中,大三班小朋友王宁澜分享了他的“课后感言”。

活动最后,雨城区第十五幼儿园院长彭丽感谢了雨城区法院今天为该园带来的“防性侵”法治教育课,并表示:幼儿园的防性侵教育是一项非常至关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乎到孩子们当下的安全,更对他们未来身心健康的发展、家庭幸福乃至我们的社会和谐具有深远的影响。三到六岁的小朋友是性别意识和身体边界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也是防止性侵害的黄金预防期。通过早期教育,孩子们能够建立对不当接触的一个警惕性,且会减少遭到侵害的概率,今天的活动既保护了孩子们的纯真,也赋予了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


据悉,此次“送法进校园”活动是雨城区法院依托雅安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法貊貊”,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预防性侵害”法治教育活动的首次尝试,法院干警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通过将抽象的法律概念转化为幼儿可感知可接受的安全常识,在他们幼小的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

下一步,雨城法院将持续深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度、多平台构建普法教育体系,积极探索情景模拟、互动体验等创新普法形式,着力培育青少年法治思维,让学法知法、懂法明理、守法立身、用法自护的法治种子播撒进每名未成年人心田,让青春之花在法治暖阳的润泽下向阳而生。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