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忠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伟
“综治中心真是好呀!以前不知道跑了好多回,啥作用不起,现在有了综治中心,方便快捷,关键是还帮我解决了问题。”4月25日,巴中市巴州区回风小区罗某兰和陈某海拿到房产证后感慨万分。
“2017年,罗某兰和陈某海购买一商品房,开发商因资金短缺,逾期交付,未办理房产证及支付违约金,双方多次协商无果。”巴州区政法委副书记罗渊介绍,“我们收到诉求后,由综治中心牵头,联动驻综治中心速裁庭法官、区房产领域和征拆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处,快速有效化解了这起矛盾纠纷。”
而这,仅仅是巴中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实体运行的一个缩影。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巴中市围绕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通过建强工作阵地、整合资源力量、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科技支撑等,纵深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从“分散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型,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巴中方案”,高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力回应了群众对平安的期盼。
搭实体
筑基垒台强阵地
宽敞明亮的大厅、规范统一的窗口、热情周到的服务……4月28日,在巴中市平昌县综治中心,前来办事的群众秩序井然。
“有了综治中心,老百姓就有了解决矛盾的阵地,一改往日遇到纠纷不知去哪个部门解决的窘境。”平昌县综治中心负责人邹海燕感慨。
巴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夯实治理根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高位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构建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大力推动县、乡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4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祥兵多次听取汇报,亲自安排部署,召开推进会8场,开展专项督导12次,推进5个县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坚持便民利民原则,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根据人口数量和矛盾量多少,注重实用实效,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或便民服务中心,打造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示范点位,应用功能不断优化、效能不断提升,截止目前,完成5个县区和120个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平安稳定根基不断夯实。
重实效
整合资源聚合力
走进通江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人社、住建等重点行业部门入驻办公,布局合理、权责分明。
通江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唐洪平介绍,通江县聚焦社会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打破部门壁垒,实行人员统一管理、案件统一受理、平台统一应用、经费统一保障,专班运行集中管理。在阵地建设上,推行“1+6+N”运行模式,即综治中心作为整个体系的主引擎和总指挥,发挥着统领全局的关键作用;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等各司其职,“N”,即涉事职能部门。
据了解,巴中市以便民利民为标尺,汇聚多元力量,做到空间上窗口“一揽子”受理,职能上事务“一站式”协调,周期上诉求“一条龙”服务,推动形成规范受理、分类流转、交办督办、闭环管理、分析研判等机制,对矛盾纠纷开展“一站式”调处、“全周期”管理、“全流程”闭环,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妥善解决,让矛盾纠纷化解从“单兵作战”变为“联合作战”,加快打造矛盾纠纷“终结地”、社会治理“晴雨表”、服务群众“连心桥”。
调动多元主体和多方力量融入社会治理,在巴中已成为常态。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组建调解员队伍,加大调解保障,“调解员+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有效联动,纠纷化解周期缩短65%。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周末沙龙,提升调解员的法律实践能力,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强实战
数字赋能提质效
从传统治理变为数字赋能,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服务,是顺应时代变迁、回应群众需求的躬身实践。
在恩阳区综治中心,通过大数据感知平台看到,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应用场景一目了然,全渠道、全时段快速受理、快速感知风险。依托“蓝橙红”三色预警研判处置机制,对重点事件进行预警处置,对应分析热点问题。
巴中市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破题”,统一设置综合性质的接待窗口,将信息录入“一站式”信息平台,全量打捞。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类型、难易程度,在1个工作日内将矛盾纠纷精准分流至相关部门或调委会进行调处,明确政策咨询“现场解答”、简易纠纷“当日办结”、一般纠纷“5日办理”、复杂纠纷“两月办结”、重大纠纷“领导包案”,建立“居民即时、网格及村级每日、乡级每周、县级每月”常态研判预警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止于未发、防于未然。
构建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立体式防控体系,依托全市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应用平台,接入重点行业部门及广场、车站、学校、智慧平安小区等各类社会视频监控共计3.1万余路,实现了全市主要道路、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等视频监控全覆盖,开展常态化巡查调度,大幅提升社会治安防控预测预防预警能力。
“有矛盾纠纷,就找综治中心!”这一理念正逐渐成为巴蜀大地普通老百姓的共识。截止目前,全市矛盾纠纷总量同比下降17.8%,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实用实效实战为导向,持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转变,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方式蝶变升级,让人民群众对平安幸福可期可感。”巴中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马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