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8个月!成都四部门联合启动“枫桥协同化劳争”专项行动

  
2025-04-30 21:39:52
     

张子纯 程雨佳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冰玉

4月30日,记者从成都市中院获悉,该院以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司法局、市总工会四部门将于今年5月1日联合启动“枫桥协同化劳争”专项行动。

此次专项行动为期8个月,聚焦劳动保障领域矛盾纠纷源头治理,通过前端织密防控网络、中端分层化解矛盾、末端强化队伍与机制支撑三个方面共9项措施,构建“预防为先、处理为要、提升为本”的递进式全周期治理机制,推动劳动争议化解模式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实现劳动争议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在宣传引导与公众参与层面突破升级,构建起立体化、多层次的宣传动员体系。线上利用短视频、直播等网络媒体新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行动意义与成果,加大恶意欠薪、违法解雇等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加强以案释法、以案示警,用“小案例”讲透“大法理”;线下深入社区、企业开展“法官进企业”“庭审进园区”“成‘工’说法”等普法活动,引导企业依法用工、劳动者依法维权。

同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整合电话、邮箱、小程序、APP等多渠道受理平台,通过官方网站、政务新媒体矩阵、社区公告栏等多载体公示咨询投诉路径,鼓励企业、劳动者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并依托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与联络员名册,推动线索高效流转、直达责任部门。真正实现政策解读“看得见”、维权路径“找得到”、治理成效“摸得着”,营造全民参与劳动争议治理的浓厚氛围。

深化联处机制建设,夯实源头治理预防。强化一站式联处机制效能。依托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将调解服务延伸至街道、园区、协会等,联动工会、行业协会组建“解纷共同体”。推行多部门轮值驻点的服务模式,整合司法、行政、行业资源,提供便捷高效的争议解决服务。强化风险预防协同化布局。线上动态推送法规解读、案例警示等风险提示,线下开展“法官进企业”“庭审进园区”“成‘工’说法”等普法、培训活动,引导企业规范用工,促进劳动者理性维权。推进劳资领域诚信诉讼治理。建立“法院+人社+仲裁”信用监管共同体,协同规制恶意诉讼、虚假举证等不诚信行为,发挥仲裁建议书、司法建议书、整改意见等文书的治理效能,厚植诚信协商文化,推动劳动者维权与企业发展双向促进。

加强合法权益保障,分层分类妥善处理矛盾纠纷。开展权益保障专项行动。聚焦工资支付、休息休假、社保缴纳等劳动者关心、劳资纠纷高发领域,联合相关部门对建筑、制造、服务等重点行业开展常态化用工检查,开通举报投诉绿色通道,严惩恶意欠薪。健全特殊群体护航体系。重点关注女职工、未成年工等特殊群体,设置速裁通道,构建“监察-仲裁-审判”闭环机制,制定专项保护方案。构建全域法治服务网络。整合多部门资源,将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仲裁诉讼等服务集成化、便携化,组织专业法律团队走近企业、劳动者身边,宣讲《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核心法规,打造全域法治服务网络,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护航计划》,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良好氛围。

培育多元解纷力量,提升整体治理水平。提升队伍专业素养。联合法院、司法局、工会、仲裁院等部门组建“解纷专家库”,开展业务培训,统一解纷理念、规范解纷标准。健全协同联动机制。组建相关部门联络专员队伍,建立联络员名册,专人专岗专责,推动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强化解纷数据赋能。开展劳动用工形势及裁审数据分析研判,发布典型案例,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推动形成“个案处置-类案指引-源头预防”的系统治理模式,全面提升劳动争议整体治理水平。

编辑:谢梦吟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