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杰 杜思静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
蒲江县法院门外,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着轮椅驻足张望,手里紧攥着一个随身迷你包。当法警小王注意到那双布满老年斑的手正微微颤抖时,一场跨越代际的守护悄然开启……
原来,这位老人姓张,今年92岁了,因年事已高、听力与表达受限,张爷爷无法清晰说明诉求,随身仅携带证件与抗美援朝纪念章,眼底泛起涟漪。法警小王立即联系立案庭董庭长与法官助理,告知现场情况,法院迅速启动“银发守护”绿色通道,组成“一对一”服务小队帮助张爷爷。
经耐心沟通得,张爷爷因家庭琐事与家人产生矛盾,独自辗转来到法院寻求帮助,但张爷爷未携带诉讼材料、无法清晰表达诉求,没有手机且记不清家属电话,服务小队一时难以处理。后又反复、有方向地引导张爷爷,终于得知其住所大致区位,董庭长随即联系属地社区,核实身份,半小时内便联系到其子。
“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接到电话赶来的张先生既愧疚又感动。原来,张爷爷因2次脑梗,已经出现了认知障碍,无法正确认识、理解事物,并非真正与家人产生纠纷。但是董庭长还是从法律义务与亲情纽带双角度劝导:“老兵曾为我们保家卫国,如今年老身子不便,更需要子女关怀陪伴。”经过两小时恳谈,七旬的张先生推着老父亲,慢慢回了家。这场“没有立案的立案庭故事”正是蒲江法院深化适老诉讼服务的缩影。
自2022年推行适老服务机制以来,蒲江法院已构建“绿色通道优先办、上门服务主动办:体系,累计为200余名老年人提供定制化司法服务。
“老兵胸前的勋章,是对司法为民最好的激励。”董庭长表示,法院将持续升级适老服务:设立“银发服务驿站”提供老花镜、急救箱等设施、编印大字版诉讼指南,让司法关怀全方位延伸,温暖“夕阳”。
莫道桑榆晚,司法暖阳迟,当抗美援朝老兵与新时代法官的双手紧紧相握,我们看见的不只是家庭矛盾的化解更是尊老敬老的文明传承,蒲江法院将以更细腻的司法服务,守护每一位老人的安康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