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本次知识产权周的宣传主题是什么?”一个个问题从检察官口中抛出,台下大家纷纷举手积极参与,从容地回答着检察官的提问,现场气氛好不热闹。这样的一幕发生在四川传媒学院艺术交流中心,由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检察院、郫都区人民法院举办的知识产权专题讲座上。
在第25个全国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为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司法保护,该院与全区各相关单位资源共享,协同开展知识产权主题宣传活动,以法治力量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内容接地气:做老百姓的“翻译官”
4月20日,该院与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学技术局等在成都科幻馆联合举行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郫都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使用‘哪吒’的相关周边用于盈利肯定是不可取的哦!”要让知识产权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该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表示,就得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看得见的身边事来讲。该院在科幻馆内设置了法治宣传点位,向家长及小朋友发放法治宣传资料百余册,并通过现场释法解答群众关于知识产权、检察履职等方面的法律问题,以接地气的语言让老百姓更直观地了解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保护要点,帮助群众掌握维权途径,让群众在“看热闹”中就弄明白知识产权保护的并不只有高大上的发明,更不乏老百姓的身边事。
发力有聚焦:做传承创新的“守护人”
蜀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巴蜀文明千年文脉。4月22日,该院联合安靖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开展蜀绣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发展暨版权宣传主题活动,20余家蜀绣重点企业代表和30余名蜀绣从业者参加。
活动以“AI赋能·创新融合”为主题,探索如何将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活动中,参会嘉宾参观了蜀绣的创新作品,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蜀绣研究中心主任朱利容介绍了蜀绣研究中心的建设情况,成都文化交易所吕莹主任介绍了蜀绣与文交所合作背景,对蜀绣产业园“蜀绣数字版权与创新发展中心”分站进行了授牌,会上多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该院第三检察部主任熊巍与区法院共同开展了蜀绣知识产权保护法律解读与实务案例分析讲座,讲解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在蜀绣产业中的应用,分析侵权案例与应对策略。
如今,“传统技艺+数字文创”正融合发展,蜀绣从业者及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正在提升,下一步,该院将依托蜀绣司法保护工作站,持续护航蜀绣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蜀绣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更显勃勃生机。
普法新领域:做法治时代的“践行者”
影视产业是郫都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文化引擎。当前,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既为影视创作开辟了新赛道,也带来了作品权属界定、网络传播侵权等新问题的挑战。
四川传媒学院系影视城核心功能区和影视人才培养基地,为进一步强化师生对影视创作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解,推动影视行业高质量发展,4月25日,该院与区法院、区影视城管委会等6家单位联合开展“智汇影创 知产护航”讲堂活动,邀请西华大学张利国教授,组织以《数字媒体与影视产业中的著作权保护》为题的普法讲座,同时,向参会人员宣讲涉影视著作权保护相关案例及法律要点,每一个案例解析都引发阵阵共鸣。活动尾声,检察官还围绕知识产权与影视产业的相关内容与在场师生进行趣味互动,现场犹如一场法律知识的“嘉年华”,大家争相回答,讨论热火朝天。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守护创新,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才能激活文化创新的‘一池春水’!”该院第三检察部主任熊巍告诉记者,下一步,该院将持续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创造更多优质的法治产品,用检察力量守护智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