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监狱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罗孝伟
今年以来,大英监狱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小而精、专而强、新而优,注重实用、实效、实际,切实推动党建与业务在目标方向、实践载体、路径转化上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用高标准党建引领监狱高质量发展。
“小切口”坚定“大方向”凝心铸魂
政治能力是监狱民警所需各种能力的第一能力,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必备能力。为引导全狱党员民警不断铸牢政治忠诚之魂,大英监狱在完成“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双重组织生活等规定动作的同时,着力通过小切口引导党员民警坚定初心使命,推动学习教育内化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时习党课”云课堂,让“有意义”变得“有意思”。利用办公OA网页开设专栏,主要围绕理想信念、政治理论、政策形势、革命传统、党章党规、工作实践和党员事迹等方面,从党员民警身边可感的微变化入手、从大家关注的小事破题,着力把“有意义”的党建知识讲得“有意思”,让党员民警真正受教育、有触动。
“党课我讲”,让“书记讲”变为“大家讲”。讲党课是开展党员教育的必修课。为改变以往“一人台上讲、众人台下听”、内容枯燥、缺少创新等问题,大英监狱创新打造“微党课”,让青年民警用轻松活泼的方式讲身边人、身边事,讲入警感悟思考,将理论性的语言转化为“易消化”的“大众话”。
“流动书吧”,让学习成为一种时尚。在大英监狱机关一支部阅读笔记漂流已是蔚然成风的分享。利用支部图书角,鼓励党员民警将自己的感悟记录在书籍。民警在阅读的同时,既可以汲取精神养分,也可以获得不同的思考。让流动的书籍不再冰冷,分享的感悟滚烫鲜活。
“小堡垒”激活“大能量”强筋健骨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大英监狱在深入推进支部“十个标准化”建设的同时,不断丰富支部堡垒战斗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内涵,做到精准画像,融合转化,为民服务。
细化指标,精准“画像”。通过在理论学习、爱岗敬业、创先争优、廉洁服务方面的表现情况层层分解、细化量化指标,实现为每一名党员精准“画像”,用“两个指数”激活基层堡垒“神经末梢”。
以学促干,融合转化。找到基层党建和监区工作的契合点,以提能力、强素质、硬作风,在理论学习、执勤巡逻、个别教育、犯情研判等领域推动党建“基因”融入执法日常,让每一个支部成为一只坚强有力拳头,以整体姿态冲锋在日常管理和监管执法的最前线。
学思践悟,为民服务。深入落实“双报到”制度,与同心路社区等属地多个单位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书,深入学校、社区、机关建立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机制,有效深化了监狱工作社会治理效能,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小品牌”释放“大影响”聚力赋能
大英监狱是一个年轻的集体,35岁以下青年干警占比达百分之五十以上。如何让青年民警补足精神之钙,汲取奋进力量?大英监狱在“党建+品牌”做了有益探索,实现了品牌有内涵、活动有载体、引领有成效。
持续打造“学思想担使命 读好书守初心”读书月品牌。通过建设“书香监狱”,连续两年开展读书主题文化活动,鼓励全体民警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重点读好“思想之书”“业务之书”“素质之书”,力争在读书明理中坚定初心使命、提升个人修养、践行家国情怀。
创新打造“青年+”品牌。融合志愿服务、文化活动、兴趣小组等内容,提炼“用成为,去回答”主题slogan,鼓励青年民警积极开展青年成长分享沙龙、运动竞技、新媒体创作等活动。为青年民警定制“成长技能包”,通过思想净化、健体强身、拒绝躺平、立行立干“四步走”,让青年党员实现成长进阶。
融合打造“小鱼帮扶工作室”品牌。结合全省监狱“深蓝志愿服务队”,大英监狱立足工作需要,融合狱地联动、监管执法、教育改造、社会治理等多项工作实际,打造“小鱼帮扶工作室”,推出《这条小鱼在乎》MV等作品,持续以党建引领业务工作,以业务实效反馈党建成效,进一步推进党建业务双向融合。
下一步,大英监狱将持续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工作方针,加强系统谋划、一体推进,不断完善党建工作新机制,着力开拓党建工作新途径,积极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用高标准党建引领监狱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