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杨少云:群众满意度是检验我们工作是否到位的标准

  
2024-07-03 15:10:00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杨少云,42岁,中共党员,现为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八分局车辆管理工作队队长。2012年在车管队工作至今,他带领车管工作队一班人,将交警八分局车辆管理所建设成为全省一等县级车辆管理所。他以精湛的业务能力和高效的管理水平赢得了同事和群众的赞誉,先后获评年度优秀公务员4次,全市优秀共产党员2次,优秀党务工作者1次。


“车管工作就要做好实实在在的事情。服务的效率、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我们工作是否到位的标准。”车管工作是公安交通管理的源头基础,因此,杨少云常说要将专业、便捷的服务带给市民和企业,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质量与成效的最高标准,将车管服务的每个细节都做好做实。

前不久,龙泉驿一汽车公司有一批待出口二手车业务需要办理,但因权限问题,临时号牌需要到成都市车管所办理。由于成都市车管所路程远、窗口业务量大,这批待出口车辆的业务办理进度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于是杨少云本着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和“为企业出口二手车提供便利”事项的原则,主动对接成都市车管所申请权限,加派人手专窗办理,加班加点地分三次完成了413台待出口二手车的业务办理。公司为感谢车辆管理工作队的优质高效服务,专程送来了一面写有“热情高效,文明服务,恪尽职守,勤政为民”的锦旗。

其实,杨少云的办公室和车管大厅里还有很多这种锦旗,一面面锦旗,是荣誉,更是肯定和激励,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着一份坚持与奉献。


作为车辆管理工作队队长的杨少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他稍有空余就反复琢磨每一项车驾管业务知识,工作时既确保速度,又绝不放松档案资料审核关卡,面对络绎不绝办事的群众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回答。他不仅注重自己的政治理论学习,还多年如一日地通过每日晨会、每月例会等多种形式推动民辅警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从窗口规范到服务引导,从早间晨会到离岗检查,从规范着装到文明用语,从业务效能到考核应用,全都精细化管理。

为了提升大家的业务知识,杨少云不断扩展业务培训形式。通过召开每月业务分析通报会,指出日常业务问题,督促全面整改;每月依托市车管所业务考试平台,组织技能测评考试,检验学习成果。在杨少云的影响带动下,车辆管理工作队形成一个凝心聚力的“战斗”团体,始终保持工作“零差错”、服务“零投诉”的良好形象。他们的努力付出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车辆管理工作队先后被评为 “2019年度车管服务优质示范窗口” 和“2023年度交通管理‘特殊贡献奖’”。

“成绩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再接再厉。”面对荣誉,他总是谦逊地说道。

车管工作繁杂而琐碎,“白加黑,五加二”是杨少云的工作常态。在之前的“老旧车淘汰”工作中,杨少云没日没夜地忙,有时候工作太晚就直接在办公室凑合一晚。同事笑称他是精力充沛的“工作狂”, 每天就像上满了发条的钟摆,楼上楼下各个办公室地来回穿梭,业务工作电话也是一个接一个。作为一名车管民警,他是称职的,然而,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他却有着太多的遗憾。平日里、节假日期间,陪伴父母的时间总是匆忙有限;明明答应了周末陪女儿,却又常常被工作节奏打乱……

12年来,杨少云见证了车辆管理工作队的成长与荣耀。对他而言,车辆管理工作队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工作单位,而是一起奋斗的“伙伴”,未来,他还将继续和“伙伴”一起并肩作战,勇毅前行……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