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伸向孩子们的电诈“黑手”

  
2024-07-02 16:15:48
     

四川法治报全面媒体记者 周夕又

在学习生活中,哪些情况下孩子容易落入电诈陷阱?家长和孩子如何防“骗”于未然?诈骗发生后,怎样才能及时止损?近日,成都市公安局金牛区分局茶店子派出所民警朱丽莉结合时下网络环境及未成年人可能陷入的电诈“陷阱”,为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法治辅导课。

孩子们容易遭遇哪些形式的电信诈骗?报道中,朱丽莉警官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孩子们容易被网络诈骗侵蚀的领域。

“第一个是网络游戏。”朱丽莉警官提到,在网络游戏中,一些不法分子会“盯上”防范意识薄弱的孩子,在与他们熟络后,套取所需信息,或是低价出售某些物品。“孩子们玩网络游戏的时候,切记不要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等现实生活中的信息透露给网上的这些人员。另外,,也不要相信在网络游戏中所谓的售卖游戏装备、激活码或是验证码等的情况,这些很可能是诈骗分子给你设的一个陷阱。”

“第二个方面,就是请孩子们一定不能相信发布在网上的兼职广告。”朱丽莉警官说,有些犯罪分子会利用孩子想证明自己的心理,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一些网上兼职广告,以“无门槛、收入高”等字眼吸引未成年人点击,再运用各种话术、套路诱导孩子们将家里的钱一步步转过去。

此外,朱丽莉警官还提到,在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诈骗行为中,利用“追星”进行诈骗也是需要重视的一部分。“有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孩子们对某个明星的喜欢,或者‘饭圈效应’,引诱未成年人进入所谓的明星粉丝群或者圈子里,然后让孩子们掏出自己父母手机上的钱,转给这些群里的‘群主’,以获得这个明星的签名或者物品等等。所以孩子们在上网的时候,无论是其本身还是孩子家长,都要对某些网络行为提高警惕。”

警方提示

未成年人在进行网上“冲浪”时,切记不要轻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被拉入陌生群时应立即退群。也不可轻信网络上所谓“无门槛”“高收益”的兼职广告,要求先付款后入职皆是骗局。如被骗或遇到可疑情况,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