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邛崃市公安局桑园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深耕善治工作为抓手,积极探索“1+3+N”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法(“1”指由桑园派出所牵头,组织一支专门调解矛盾纠纷的调解队;“3”指建立健全“三级调解”机制;“N”指汇聚多方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力争将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有力提升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组建队伍 对焦调节
“发生了矛盾纠纷,就找桑园派出所的矛盾纠纷调解队......”辖区居民说。桑园所矛盾纠纷调解队作为辖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有力队伍,成为群众寻求帮助的第一选择。
“矛盾纠纷调解队”成员组成很简单,由经验丰富的老民警和4名辅警组成,他们的工作就是深入各村社区,熟悉地理情况、收集了解各家基本情况。做好基本功,才能让“调解队”调解起纠纷来事半功倍。
3月10日,桑园所接到辖区群众电话称有人在吵架快要打起来了,请派出所处理。接到报警后,调解队立即出动。经了解得知,发生纠纷的陈某与胡某已离婚多年,这次因为赡养费而发生纠纷。孩子由陈某抚养,按协议,胡某应当每月支付抚养费3000余元,但是近半年多,胡某均未支付抚养费。陈某身患疾病,孩子要上辅导课,急需用钱,便上门找到胡某索要抚养费。经了解,胡某经营的生意倒闭,经济紧张,才半年多未给抚养费。
面对眼前矛盾纠纷和实际困难,调解队耐心做着双方的思想工作,让双方都冷静下来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通过孩子的事情,说法讲理、耐心开导,经过2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双方握手言并表示今后妥善处理矛盾,和谐相处。
综合评估 三级调解
今年以来,桑园派出所所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三级调解”机制,根据矛盾纠纷性质、积累时间、冲突烈度、当事人情况及其他辅助信息,按程序和评估办法开展评估研判,将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风险等级分为低风险(绿色)、中风险(黄色)和高风险(红色)三个等次,并建立“红、黄、绿”三级调处机制。对低风险等级矛盾纠纷,由社区民警在现场调解;对中风险等级矛盾纠纷,积极组织村委会进行联合调解,日常予以关注,防止出现反复;对高风险等级的矛盾纠纷,联合政府、村委会、司法所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调处,直至矛盾完全化解。
3月21日,桑园所发生一起因遗产问题引发的吵架事件。王某华与王某理系兄弟关系,因其家父去逝,留下了一套房产,其家父生前一直和王某华一起居住且由王某华照顾父亲,而兄弟王某理一直居住在向阳村。父亲走后,两兄弟为争夺房产,发生了言语争执......
了解情况后,桑园所启动“三级调解”机制,初步将此矛盾纠纷级别评定为“黄色”。民警第一时间通知村委会工作人员告知基本情况,随后民警立即赶赴现场稳控态势,疏导情绪,防止矛盾激化,并协同村干部一起调解。民警本着从根源化解矛盾原则,耐心劝解双方,通过组织当事人到村委会协商,从两人困难之处出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双方达成一致,成功化解矛盾。
共治共享 “N”方聚力
6月,桑园所民警协同政府、村支书成功化解一起多年来久拖未解的邻里纠纷。
王某和李某系邻居,王某家进出需从李某家门前经过。几年前由于两家发生一些琐事,李某便以门前的路是自家拓宽硬化为由,不让王某家的车辆经过。几年来双方就此事多次产生纠纷并引发肢体冲突。
6月16日,桑园所调解队民警主动作为,协同村支书、政府干部多次组织两家一起到村委会协商此事,摆事实、讲规定、明法理,引导双方当事人正确看待此事,“远亲不如近邻”,要和谐相处,避免矛盾激化,前后经过近8次的调解,最终邻里纠纷得以妥善化解,两家再次回到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
桑园派出所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研究新形势下矛盾纠纷新变化,坚持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提高辖区社会治安和谐稳定。
(邛崃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