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社区辅警陈鑫:用实际行动温暖辖区群众

  
2024-06-28 14:50:25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陈鑫,34岁,现为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怡和派出所辅警。在民警张尚敏的带领下,他们共同负责利民社区3个小区、13175人的基层基础工作,工作勤奋踏实、认真细致的陈鑫早已是社区工作的行家里手。


“你好,这里是怡和派出所,我们正在做‘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请问你是不是张阿姨,现在是否还住在怡和新城C区,目前房子里住有哪些人,这个电话号码是你本人在使用吗?”陈鑫对着电话那端仔细地问道。这样的电话,他每天都要打七八十个。

做好“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因为经常会遇到电话打不通、打通了不配合的情况,所以反复联系、反复解释也成了常态。“不轻易放弃,始终保持好的态度,就是我做好这项工作的秘诀。”正是陈鑫的这份坚持,他的信息采集率高达98%。

电话访问只是“一标三实”工作的一小部分,实地走访才是这项工作的核心。“在怡和派出所工作的这些年,我走遍了其中的每一家、每一户,‘一标三实’数据平台上这些房屋照片几乎都是我去拍的。”陈鑫说道,他不仅认真采集、核实“一标三实”信息,还要花大量的时间整理、录入数据。“鑫哥对自己要求很高,做事很严谨,无论是平时工作还是值班,他都会留下来把事情全部处理好了才离开。”提到陈鑫,他的同事们总是赞不绝口。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鑫的“一标三实”数据不仅采集率高,准确率也高。这些数据为辅助公安中心工作、侦办各类案件和服务人民群众提供了有力帮助。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多发,给人民群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怡和派出所为例,每天都要收到20条左右的诈骗预警任务。别看陈鑫平时挺冷静沉着的,精准劝诈时可是相当“急躁”。

“我们组的精准劝诈任务基本上都是鑫哥在做,接到预警推送后,他就马上开展劝阻工作,因为他怕一耽误时间,群众就上当受骗了。在电话劝阻时,鑫哥的态度、用语都很端正、规范,会很耐心地回答群众的疑问,也会不厌其烦地做反诈宣传,说服群众安装反诈APP,鑫哥真的是我们的榜样。”和陈鑫一个值班组的同事说道。

今年四月份,怡和所接到反诈中心劝阻预警,内容显示辖区居民张先生属于受骗高风险人群,陈鑫立刻联系张先生,并劝阻张先生不能给诈骗人员转钱,并在10分钟内找到了张先生,面对面再次开展劝阻。张先生称自己想借款周转,便在网上申请贷款,接到“某金融”客服电话后,对方发了一个链接要求张先生下载某APP。下载后按客服要求,张先生填写了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等,APP显示3万元贷款马上到账,但无法提现,同时系统提示银行卡冻结,客服称必须修改卡号并向银行卡里转3000元进行验证。此时陈鑫刚好拨打了劝阻电话,避免了张先生上当受骗。


安全宣传是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陈鑫把宣传工作融入“一标三实”“接警处警”“精准劝诈”“小区坝坝会”“社区专题讲座”等各项工作中,通过面对面和电话向群众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讲防火防盗、安全用气等注意事项,随时随地提醒群众注意安全、防范危险。

在陈鑫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利民社区居住群众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各类案事件发案数量大幅下降。

2024年4月,张女士的居住地址发生了变更,因其未及时到派出所进行居住登记导致其原居住轨迹被注销,张女士非常着急,因为她现急需出具居住证明办理个人事项。张女士找到陈鑫说明相关情况后,陈鑫认真核实了其原居住轨迹,并对其新居住地址进行了资料审核和上门走访,经核实无误后,为其录入了新居住地址并开具了居住证明。陈鑫高效认真的工作态度让张女士十分感动。

陈鑫常说:“不管是做人,还是从警,都应该关爱弱小、乐于助人,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出警时,听说老人腿脚不便,他总是将其安全送回家人的身边;社区走访时,他会帮老人和小朋友将手里的重物提送到电梯门口;下班后,对于居民的求助,他会第一时间进行解答或者马上转达至值班同事上门解决;对于辖区内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他总是多一份的留意和关心……

“群众对我工作的每一份认可不断激励着我继续前进,虽然我是一名辅警,但我依旧希望自己能够全力以赴,做好为民服务的所有事情。”每每提到自己的工作,陈鑫都无比自豪。忠诚为民、担当奉献,在社区辅警陈鑫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也用实际行动温暖着辖区群众,守护着这片辖区的安宁。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