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10套、水龙头5个、节能电灯泡8个……”6月26日清晨,天空飘着濛濛细雨,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的五金店老板王小虎(化名)已经开始忙碌,“先把货物清点好、打包好,一会儿吃了早饭,我就去给客户安装好。”
谈话间,王小虎的电话又响了起来,他一边用肩膀卡住手机,一边赶紧翻开了“记账本”,又是一单送货的生意。今年43岁的王小虎,每天都在自己的把五金店铺忙碌,生活过得踏实幸福,店铺的生意也打理得井井有条。可谁知,他也曾经误入歧途,有过吸食毒品的经历。“正是在康复中心的帮助,让我成功戒毒,重拾信心。戒毒成功以后,我便开起了这个小铺子。”王小虎坦言。
王小虎刚被送至康复(救助)中心收治时,心结难解,一度不愿治疗。康复(救助)中心的医生对他悉心治疗、民警对他耐心开导。渐渐地,王小虎打开了心扉,积极配合治疗。“我们主要是通过教育感化和治病救人,帮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融入社会。”该中心主任李庆军说。谈及自己在康复中心的那段日子,王小虎用了一句话概括,“他们用心用情的帮我,我再不努力,就真的废了”。
走进东坡区康复(救助)中心划分为7个病区,随手推开医疗区域一间病房,3个床位整洁干净。旁边的诊疗室中,B超机、心电图机、呼吸机及常规化验仪器等医疗设备一应俱全。“我们不仅会对收治人员进行全面检查,还要定期测血压、血常规,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治疗。”李庆军解释。
为彻底斩断“毒根”,东坡区康复(救助)中心还不断强化技能培训教育,邀请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来开展电工、焊工、保洁等技能培训。在康复(救助)中心,王小虎学会了电焊技术,随后开了一家五金店铺,平日里给顾客维修,也能派上用场。
为了打通社戒社康人员回归社会“最后一公里”,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党群服务中心,2020年,东坡区招收了43名专职禁毒社工,东坡区各镇(街道)就正式挂牌成立了工作站。“当时达到标准化的只有思蒙镇和松江镇,到2022年,中心城区三个街道全部建成标准化社戒社康工作站,各镇参照城区标准力推全域全覆盖社戒社康工作站规范运行,同时再增补17名专职禁毒社工。”东坡区公安分局副局长杨雪峰介绍。
东坡区康复(救助)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来,共收治当地患有不同程度疾病的吸毒人员1600多人次。“我们将进一步统筹各方资源,加大对相关人员帮扶关爱力度,努力拓展康复(救助)中心的功能,做好动态管控、戒毒治疗、心理矫治、帮扶救助、就业指导、宣传教育等工作。”东坡区禁毒办相关负责人说。
(东坡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