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邛崃市公安局固驿派出所地处“仁孝之乡”的固驿街道,辖区面积70.12平方公里,下辖3个社区、10个村,实有人口5万余人。2024年以来,派出所立足“主防”定位,锚定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坚持强化隐患排查、路面执法和宣传教育齐头并举,辖区一般道路交通事故持续下降。
强化源头管控,隐患排查整治到位
摸清底数,建立台账。按照车车见底、人人见底要求,对辖区内的驾驶员、车辆、交通设施等基础数据进行摸底排查;对辖区内危险桥梁,危险路段和交通事故多发地段安全隐患,建立安全隐患问题、责任民警、整改时限、整改进度等责任清单,做到问题隐患不整改不销账。聚焦源头治理,压实主体责任。紧盯“两客一危一货一面”车辆,深入运输企事业单位,指导健全完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与运输企业法人、中小学校园、重点车辆驾驶员签订《道路交通安全责任承诺书》;联合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交通安全《倡议书》,组织广大师生签订遵守交通法规《承诺书》。强化培训提能,提升执法整体素质。每月集中培训、岗位实践等方式定期组织民辅警及街道交管办工作人员、交通劝导员开展交通安全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执法整治质效,推动构建更优化的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体系。
强化路面整治,严查重点违法
全面分析研判,厘清重点。对辖区内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全面复盘,找准事故多发路段、重点时段等规律特点,突出重点整治道路,将警力摆布在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紧盯重点车辆、重点违法,全面压缩路面违法空间。多方协同联动,加强路面劝导。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深度融入“微网实格”治理,联动街道交通劝导员、综合执法队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会同街道交管办督导检查劝导员履职。今年以来,共劝导骑乘电瓶车不戴头盔、三轮车违规载客等交通违法行为1200余起。加强路面执法,严查重点违法。运用治安管理手段抓交通管理,针对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特点,采取以“劝导+查处”、集中整治与突击查处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开展违法查处,着力提升农村摩电车辆驾乘人员“戴帽率”“上牌率”“持证率”,有效遏制和减少“涉摩”“涉电”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今年以来,整治驾驶摩托车未戴头盔、无证驾驶150起,非机动车交通违法700起,暂扣无牌无证三、四轮车80余台。
强化宣传教育,提升交通参与人安全意识
深化“七进”,宣传全覆盖。紧紧围绕农村道路安全问题,组织民辅警深入村委会、农贸市场、学校、企业等重点场所,开展交通安全“七进”宣传活动,以学校为重点开展宣传,向在校师生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倡导同学们将交通安全常识带回家,提升每一位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今年以来累计为2000余名师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强化以案示法,提升宣教质效。结合发生在辖区的典型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和真实事故案例,积极开展“一案一教育”“一案一宣传”活动,以案说法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吸取教训、遵章守法,鼓励群众在生活中发现和举报交通违法车辆,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加强现场宣教,增强警示实效。在路面整治过程中,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对违法驾驶人及周边围观群众进行法律法规安全教育,使其充分认识“交通违法”的危险性,不断提高驾驶人的安全守法意识与文明出行意识,实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教育一起、警示一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