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王一多
今年的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成都市锦江区法院围绕“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这一活动主题,联合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走进皇经楼社区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众所周知,仓廪实,天下安。当前,粮食安全已经超越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成为三大经济安全之首,保障粮食安全也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它关系到粮食安全保障的根基,我国当前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必须对于关系到14亿人吃饭问题的耕地予以特别的保护。
活动现场,区法院、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重点围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禁止违法转让土地和破坏农用地等,向群众边讲解边发放主题宣传材料,并面对面、一对一解答群众的问题咨询。
现场,法院告诉大家要保护耕地先要明确一个观念:什么是耕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按照用途将土地划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农用地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园地、草地,还有养殖水面等。耕地是指利用地表的耕作层种植粮、棉、油、糖、蔬菜等农作物,且每年种植一季或者一季以上的土地。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基本农田是根据一定时期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农产品的需要,由土地利用规划所确定的、不得占用而且要实行特殊保护的耕地。在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进行了修改,这次修法的一个亮点就在于用“永久基本农田”替代了“基本农田”,这也彰显了我国对于基本农田永久保护的决心和价值理念。除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其他耕地就被称为一般耕地。
永久基本农田里面能种什么、不能种什么,政府是怎么规定的呢?2021年,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的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个通知明确规定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尤其要重点保障稻谷、小麦、玉米这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至于耕地的用途,今年6月1日刚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规定了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制度,明确指出耕地主要用于粮、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以及饲料饲草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