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我们赶个场,或者在村坝院落、田间地头,甚至家门口就能学到法律知识。”宣汉县红峰镇桥河村村民何正伟拿着法治宣传资料深有感触地说道。
2024年,宣汉县法学会为有效破解乡村普法对象难集中,普法盲点死角多,实效性差等问题,认真总结分析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面临的新特点、新任务和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新需求,创新开展“公益+”“主题+”“互联网+”法治宣传实践活动,把法律宣传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体制内+体制外,开展“公益+”法治宣传。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原则,协调执法司法机关认真开展“3·15”“3·22”“4·15”“5·28”“6·25”等系列法治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充实“法律明白人”队伍,推动落实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1+N”法治宣传结对工作,积极倡导国家工作人员在线学法考试。组建执法司法骨干人员和县域内8家律师事务所、37个乡镇(街道)法律服务所法律从业人员的党政法律顾问专家团1个和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宣传服务队37支,采取讲一堂法治课、举办一场普法宣传、开展一次法律服务等方式,全面系统地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以及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满足群众法治需求,解决群众急愁难盼的法律问题。截至目前,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宣传服务队围绕乡村振兴、征地拆迁、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等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法律问题,开展法治宣传150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7000余人次,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法律援助案件121件。
“法治赶场”+“挎包普法”,开展“主题+”法治宣传。联合县委政法委印发《关于认真组织开展“法治护航开学季”普法宣传活动的通知》《关于认真组织开展“法治赶场”“挎包普法”基层行活动的通知》,制作普法挎包700个,按照“法治宣汉·一月一主题”要求,组织政法干警、法学会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治副校长、政法委员、社会管理员、网格员等,集中开展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教育、预防校园欺凌、禁毒、反诈、防范非法集资等为主题的“法治赶场”进学校(乡镇、园区、景区、企业、社区)活动100余场次,动员全县600多名社会管理员、网格员每周深入村(社区)、居民小区、农庄院坝、田间地头,采取向群众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讲解法律常识、宣讲惠民政策、解答法律疑问等方式,有针对性、个性化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挎包普法”活动7000余人次,满足群众多样性法治需求。
新媒体+传统方式,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开通“宣汉法学”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转载工作动态信息、法治典型案例和“法治赶场”“挎包普法”等法治宣传信息40余期,及时向上级部门、主流媒体推介宣传,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政法机关等会员单位制作电视宣传栏目8期、法治微电影4部、微视频4部,“宣汉司法”抖音号发布普法视频35条,适时回放展现普法场景,不断提升群众法治宣传知晓率和参与度。打造法治文化广场1个、乡镇法治宣传长廊9个,设立城区重点小区门禁法治宣传栏20个和一批电梯公益法治宣传广告。全县37个乡镇(街道)法律服务站和423个村(社区)法律服务室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采取集中悬挂横幅、设立宣传咨询台、发放普法资料、播放音视频、摆放宣传展板、举办法治讲座等方式,形成条块管理、网格到人、责任到位的“网格化”普法宣传模式。
(于宗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