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明:禁毒战线上的巾帼担当

  
2024-06-24 18:26:49
     

在眉山彭山公安禁毒队伍中,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巾帼不让须眉,温柔不失勇敢,常年奔走在街头巷尾和行业场所,用一己之力,为扫毒除害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就是彭山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民警张淑明。


人物简介

张淑明,女,汉族,197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一级警督警衔。现任彭山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民警。工作中,她以“抓管理,促服务,抓宣传,促教育”为己任,扎根禁毒战线十余年,以高度的政治敏锐责任感,勤勤恳恳战斗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无怨和汗水记录着禁毒宣传、安全监管、政务服务的从警印记……

企业监管 她严谨细致配送“安全锁”

彭山区位置优势突出,成昆铁路、成乐高速横贯全域,交通便利,特别是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许多重点企业相继落户入境,在彭山使用易制毒化学品企业6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家。由于企业规模、硬件设施配备、从业人员素质和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同等诸多因素,因此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尤其重要。

“一是常联系,依托微信群等方式保持动态沟通;二是多过问,对企业信息变更、报备管理等做到时常督导,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发现;三是细查看,检查台账、检查实物、检查安全,从台账管理中发现漏洞、堵塞漏洞。”如何实现对规模不一的企业进行高效、规范监管,张淑明说出了这三个小妙招。在管理这些企业中,张淑明除了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法律宣传和管理外,还牢牢守住“入口、审批、教育”这三道大关口,坚决杜绝各类隐患,给全区企业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上了“安全锁”。


禁毒宣传 她孜孜不倦筑牢“安防网”

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是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身为禁毒民警,张淑明深知要想提高群众对毒品的认识,关键还得抓好“六进”,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社区、进农村,深入百姓身边,做好毒品预防宣传教育。近年来第三代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迷惑性、隐蔽性和成瘾性更强,而群众的知晓率较低,因此禁毒教育尤为重要。

“伪装的毒品明明有着丑恶的外表,却要披上绚丽多彩的外衣,为的是什么?是引你上钩……”要把禁毒故事讲得生动精彩吸引人,不仅要有精彩的故事,还要有会讲故事的人。讲台上的张淑明每每想到在校园宣传中那一张张青春的脸庞,她更觉自己的责任之重。每当想到这里,张淑明总会提起更加强大的动力,多次到乡村振兴学院、锦江大学、彭山职高、谢家小学等场所开展针对不同学历的群体的禁毒教育讲座。通过PPT、视频和仿真毒品介绍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向学生们阐述了毒品的危害、种类以及如何防范毒品,并以案释法,引导青少年在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构筑拒绝毒品的坚强防线。同时在其他宣传中,还积极参加“ 6·26文艺汇演”“禁毒示范创建启动仪式”“返乡群众禁毒宣传”等大型群众性禁毒宣传50余次,不断强化农村群众的禁毒意识,增强抵制毒品,参与禁毒斗争的决心。


行政审批,她前移关口拧紧“安全阀”

“张警官,我们公司科研部门做实验需要用到硫酸和盐酸,购买这些化学品该如何审批?”

“张警官,我们工厂剩余部分硫酸该如何处理?需要哪些手续和注意程序?”

这样的问题,时常出现在张淑明的微信、电话中。她总是保持不厌其烦、耐心细致的作风逐一解答。

她积极推行易制毒化学品行政审批即时办、网上办、预约办,将企业运输备案审批时间由3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提升服务质效。她依托“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平台”,全面指导辖区易制毒化学品列管企业完成信息电子化录入,实现全天候网上审批,全面践行“最多跑一次”的承诺。

真诚沟通、及时响应、全心服务,是张淑明践行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助推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建设的一个缩影。她始终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措施、提升服务效能,努力为彭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活力。坚守禁毒战线以来,她先后深入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检查400余场次,为企业和员工授课60余课次,辖区从未发生过易制毒化学品非法流失案件。

禁毒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不仅包含着真枪实战的惊心动魄场景,也离不开没有硝烟的日常宣传、监管守护。作为一名禁毒专干,张淑明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的豪情,数十年坚守禁毒一线,用责任和担当为群众筑牢禁毒防线,为实现“健康人生、绿色无毒”而不懈努力。


(眉山市彭山区公安分局)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