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近日,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中共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成都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承办,5个区(市)县文明办协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孵化培育成果展演活动在山上·文明里火热开展。
邛崃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的“邛崃车车警与你‘童’行·文明交通四个一”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项目在全市七十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作为三个优秀项目之一受邀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孵化培育成果展演。
“邛崃车车警与你‘童’行·文明交通四个一”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项目中“四个一”即宣讲一个政策法规、播放一个警示视频、实施一场现场实践、形成一套宣传模式,通过学习理论+现场实践+宣传推广的形式让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相关知识入脑入心。
活动现场,“交通安全宣讲团”组织20组小交警家庭走进了“邛崃车车警与你‘童’行”课堂,从一个警示视频开始当天的活动。“交通安全宣讲团”详细分析了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并讲解乘坐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头盔的危害,使同学们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倡导同学们要自觉抵制各类交通陋习,文明出行。家长和孩子们从惊讶到震惊,再到沉默,懂得了: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不能随心所欲。
随后,“交通安全宣讲团”将交通安全授课场景“脱离课堂”,走进户外开展汽车盲区“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为大家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课。
“交通安全宣讲团”以警车为例,在其旁边清晰地标记出盲区位置,引导学生们分批次蹲坐在或站立在汽车的前、后、左、右侧等区域的盲区里,并组织学生轮流坐到车辆驾驶位上,通过车辆前方玻璃和后视镜仔细观察车外的情况,沉浸式体验汽车驾驶员的第一视角,深入感受视野盲区的存在。“交通安全宣讲团”结合孩子们的实际体验,详细讲解了车辆盲区形成的原因,重点提醒同学们要主动避让正在转弯的汽车,保持安全距离,切勿站在视野盲区内。
体验完盲区以后,“交通安全宣讲团”将大家带上了“马路”,通过模拟交通十字路口,以直观、有趣的现场展示和认识交通安全信号、手势教学,讲解安全乘车和安全过马路等交通安全常识。孩子们还化身“小交警”,认真投入地跟着民警练习起了简单的交通手势,如禁止手势、靠边停车手势、直行手势等。
此次交通安全项目展示打破了以往书本式、课堂式教学的固有模式,让孩子们通过实景模拟、现场体验直观地感受交通违法的危害接受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学生们的体验感和参与感,提升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起到了良好的警示和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