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漾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马超
近日,绵阳市公安局涪城区分局石塘派出所接到群众反映:在绵阳市涪城区天泰食品商贸城内的商户王某在交易时收到假钞,导致经济损失。民警到现场后了解,王某所在的店面平时经营粮油生意,因过节顾客来店较多,自己忙于待客在销售中收到货币后因缺乏假币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未能及时查验真假。直至将货款存入银行才知道收到假币,造成了经济损失。民警调取店面监控,发现有三名可疑男子佯装买东西,利用摊主辨别假币的意识和能力差的特点,找准时机使用大额纸币购买小额的商品,骗取钱款。目前该案件在进一步办理中。
为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防范假币能力,净化人民币流通环境,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绵阳市公安局涪城分局开展以“防范假币 保护自我”为主题的反假货币宣传月活动,提出“货币真伪莫忽视,假币制贩要抵制,打击假币你我同行”的宣传标语,让企业商户及消费群众接触到反假货币宣传知识,提高反假货币和自觉保护人民币、爱护人民币的意识。绵阳市公安局涪城区分局石塘派出所紧盯辖区商贸企业易发案场所,先后前往天泰食品商贸城、毅德商贸城开展反假币宣传活动。
宣传过程中,民警深入商贸商铺等人流密集场所,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等方式,结合真实案例进行生动讲解,为广大群众详细介绍了假币辨识方法以及不法分子使用假币坑害群众的惯用伎俩、作案手段等。同时,提醒并呼吁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加强防范,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发挥以点带面作用,积极主动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防范假币知识。
送法进商圈,普法到门面,在本次专项宣传活动中,累计发放宣传册300余份,涉及商贩、超市等场所200余家,进行现场讲解50余次,有效提升了群众对“识假”“打假”的能力,切实维护了正常货币流通秩序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推进形成了警民共同防范、共同打假的良好局面。
警方提示:
为了维护您的合法权益,请严加防范以下不法分子常用手法:
1.换钞法。不法分子以需要用钱为由,用小面额钞票兑换大面额钞票,或用大面额钞票换小面额,常见于便利店和批发部。
2.调包法。不法分子先支付真币,待收银员验过真伪后再找借口拿回,快速调包换成假币。因前面已验过真伪,收银员往往会放松警惕,不再查验,从而误收假币。
3.坑弱法。不法分子经常挑选在市集摊贩下手,利用流动摊主普遍年龄偏大、辨别假币的意识和能力差的特点,找准时机使用大额纸币购买小额的商品,骗取摊主的钱款。
4.浑水摸鱼法。不法分子有些会利用店家业务繁忙,或者利用肉档、海鲜档等摊主戴手套,不便辨别纸币真伪,趁机使用假币进行购物。有一些不法商贩也会在顾客赶时间的情况下,利用其无暇顾及的心理使用假币找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