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嘉州 海棠花开|峨边县人民法院走进山区用司法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2024-06-07 17:38:58
     

李玩泓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任

峨边杨河气候多雨潮湿,特别适宜竹子生长,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发展竹笋产业,竹笋总面积达8万余亩。为护航产业发展、助力笋农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峨边法院坚持能动司法,主动走上笋山、走近群众,为当地带去了针对性司法服务。



笋山上人来人往,有时难免滋生矛盾,“这块地是我的,里面笋也归我”“你这个笋怎么比别人的价钱更低呀?”。为了不耽误笋农采笋时间,峨边法院毛坪法庭干警将临时法官工作站建在了笋山上,以坐在笋山上、深入竹林里、走进群众心头的方式,为群众及时排忧解难、提供法律咨询,让“法治种子”播撒在春意盎然的笋山上。

“进山后,不允许强买强卖……”“要遵守森林防火的有关的规定……”“要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工业硫磺熏制竹笋是违法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峨边法院党员干警们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通过亮明党员身份、高举党的旗帜,主动为群众服务,开展普法宣传,有效提高了笋山群众的法律意识,切切实实的让笋农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下一步,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将以常态化进山区,不断分享司法案例,解答法律疑问,开展普法宣传,提高法院司法为民形象,为笋山群众带去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