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深耕“责任区”创新机制 助推城市管理提质增效

  
2024-06-07 16:15:28
     

漫步射洪街头,城市更新带来的美好触手可及。子昂广场新修的市民大舞台和儿童游乐区一到傍晚人气最旺;滨江路上的口袋公园,建起了滑梯、沙池和秋千,孩子们玩得正欢;“三江情”特色商业街,一场城市“告白”活动正在激情上演……


从居住形态到生活方式,射洪城市更新,已催生出从颜值到品质的深度蜕变。

射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陈林东告诉记者,建立与城市更新同频共振的城市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是推动实现“颜值”“气质”进阶式提升的法宝。

 作为《射洪市容貌秩序责任区制度》的拟定者,陈林东介绍说,依据《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结合城市管理实际,综合执法局将全城的经营场所及周边毗邻公共区域划定为对应主体的“责任区”,通过签订承诺书约定经营者的“责任区”职责义务,引导经营者自觉遵守各自“责任区”内的占道、跨门店经营相关规定,维护好环境卫生秩序,违反者自愿接受处罚。它解决了“门前五包”无处罚权的问题。两年来,射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深耕“责任区”,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管理,共同描绘城市管理“新图景”。

以“尺度”汇集“温度”,围绕柔性执法引导“管理”到“治理”的蝶变,射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一纸“责任区”经营承诺书,将无节制的经营行为赋予时间和空间的尺度:


加桌不能阻碍公共交通,禁止占用盲道;午间占道不能超过13点,晚间占道不能超过10点;收摊后要负责打扫公共区域的卫生……

在约定时间可以占道经营,这样的柔性“尺度”在强化管理的同时也满足经营者的需求,让城市管理有了更多温度。

定点、定时、定责任,以承诺代替赶、堵、罚,城市管理的“温度”让经营者更自律和自觉,具象成管理“尺度”背后的秩序表达:清洁整治更自觉,经营行为更合规,店外加桌也更规范,

在“尺度”的承诺和约束下,城市管理与经营者诉求之间找到了支点,人情味更浓,“责任区”也更有秩序。

走进城北聚信国际小区,老人在凉亭聊天下棋,小孩在游乐场奔跑嬉戏,花园绿意盎然,地面干净整洁,各家各户的窗外、阳台外也不见金属防护栏、雨棚和违章搭建。

不安装金属防护栏和雨棚,已经成为小区业主装修的一致共识。这样的共识,源于一份装修承诺书。

业主在办理装修手续时,会和物业签订一份装修承诺书,除了履行装修安全责任,还承诺不会违规安装防护栏、雨棚和违章搭建,保持建筑物外观风貌。

同时,物业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也签订了一份“责任区”承诺书,承诺主动履行制止违规建设的主体责任,使小区这块“责任区”更加规范有序。

让城市管理的双向奔赴还在持续。


在射洪城市交通主干道——沱牌大道,数十家销售门店待售的二手车断断续续从南摆到了北,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影响城市形象,还使得原本就紧张的公共停车位更加“一位难求”。

“禁止二手车占道经营的问题,以前整治过多次,但都会有经营者钻空子,效果一直不太好。”执法大队三中队中队长张严明介绍说,究其原因,还是单一部门职能有限,堵住了这边却堵不住另外一边。

找准了问题的症结,关键在于如何才能堵住空子?综合行政执法局、交警、街道办、公安、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齐上阵,“大城管”下了个“大包围”。自此,二手车销售不再占道。而强化跨部门协同,打破部门壁垒破解城市管理“顽疾”的探索还在持续。

 如何从根本上治理游商占道?以落实“责任区”制度为抓手,创新开展“城警联勤+”工作,射洪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城市管理和治安管控双线发力,深化部门协同凝聚执法合力,不断提升治理水平。”执法大队特勤中队中队长李诗良介绍说:“城警联勤+”执法工作组由3名警员和8名城管执法人员组成,每天晚上18:30到次日凌晨2:00对城区开展联勤巡防巡查,紧紧围绕市容秩序、道路交通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协同推进联勤执法工作,采取常态防控、见事速结、矛盾化解的巡防联勤态势,提升社会治安和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速度和处置效率。

实现禁摊区有效禁摊,需要执法部门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射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拿起“绣花针”,通过“城管+”穿起“千条线”,把各领域、各部门凝聚起来,催生城市管理“细胞”之间的化学反应,奏响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管理“大合唱”。

 发现城市管理问题2小时内就可以处理完毕。这样的效率,依靠的是数字化赋能下“城市大脑”的高效运转。

依托“城市大脑”的快速应变,射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每天收集和处置的城市管理问题可达100多件。

走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监控大屏上城市运行管理各个板块的数据不断变化更新,分布于城市重要点位的监控摄像头不断调整监控范围,时刻关注现场动态。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及时处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研判采集员传回的现场图像和信息,并派遣处置。

精准管控、精确判断、精准施治,数字化城管系统全域守护城市管理“责任区”,推动“责任区”制度深度落实。

 将城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信息采集员在各自的网格“责任区”不间断开展巡查,利用移动执法终端现场记录并通过GPS定位系统定位地点,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传回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综合研判后,安排执法人员迅速前往处置,并反馈处置结果。

除信息采集员分片区巡逻外,射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推出微信公众号“随手拍”小程序,市民随时都可参与城市管理,利用手机拍摄及时上传,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研判后准确派遣到处置部门进行及时处置,实现问题的快速精准解决。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射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胡光文介绍说,下一步,射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持续推进“责任区”制度落实,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执法服务能力,增强城市管理执法服务质量,推动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苏勤)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