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司法局持续构建未成年人保护“法治网络”

  
2024-06-06 11:31:15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唐万贵

6月6日,记者从攀枝花市司法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局充分发挥法治建设牵头职能作用,组织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纵深推进未成年人保护行动,持续构建未成年人保护“法治网络”取得成效。截至目前,该市共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近1000场次,覆盖青少年达10万人;成功调处涉未成年人矛盾纠纷112件,受理涉未成年人法律援助183件;帮助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解决就学就业、社会救助、技能培训等问题困难16个。

组建讲师团 全域开展普法宣传

今年以来,攀枝花市司法局聚焦普法宣传重点人群未成年人,将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纳入全市“八五”普法责任清单及“一月一主题活动”重点普法,推动有关部门常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教育。

同时组建领导干部、法治骨干、专家学者为主体的“八五”普法讲师团,广泛利用“开学第一课”“六一”儿童节等时间节点,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成功创建市第二初级中学、东区“木棉花开”等7个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依托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平台,以及全市1274名法治副校长、法治班主任、法治辅导员,重点宣传防范校园欺凌、交通安全、反诈常识等相关法律知识,帮助中小学生系好法治人生第一粒纽扣。

法治守护 多重协同保障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离不开法治力量的坚定守护。

今年以来,攀枝花司法局开设了未成年人法律服务专门通道,建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4个,更新“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律师团”30名,公布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处置案例。

加强执法监管,压实社区矫正、安置帮教责任,常态化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人员中有性侵倾向人员排查,落实预防措施,杜绝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发生。制定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矫正个案,强化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三新教育”,增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法治观念、道德观念与感恩观念。

整合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服务力量,依托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暨人民调解中心资源,构建公安、民政、信访等多部门未成年人权益保障联动机制。

精准帮扶 构筑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坚强堡垒

为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树牢保护性维权、能动性履职、联动性司法理念,将特殊、优先保护和双向、综合保护的政策精神贯彻到涉未成年人各个领域,攀枝花市司法局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等协同合作、互相配合,共同构筑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坚强堡垒。攀枝花市司法局制定《攀枝花市重点人群“阳光帮扶焕新生 同行共富创新路”专项工作方案》,确定4个方面21条重点人群教育帮扶措施,让问题青少年群体等“六类重点人群”在共富路上不缺席、不掉队。

积极开展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疏导,举办“关爱送暖”“一次爱心陪伴”等主题活动,帮助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改善与修复亲情关系,感受来自家庭、社会的温暖,增强主动接受教育改造与积极回馈社会的内生动力。

编辑:谢梦吟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