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公安弥牟派出所“三举措”构建基层反诈新格局 

  
2023-10-13 16:48:18
     

今年以来,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成都市公安局青白江区分局弥牟派出所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责,探索构建基层反诈新格局。截至目前,辖区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比去年下降13.2%,反诈宣防工作取得实效。 

一、强化责任,提升防范打击水平。一是高度重视,压实责任。以派出所所长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反诈工作小组,制定相关打击防范方案,抓安排部署、计划落实、问责问效,实现组织机制保障实细严。二是提高认识,强化能力。弥牟所多次召开电信诈骗工作例会,向全体民辅警通报全区和派出所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案情况和涉案金额,分析目前电诈案件的严峻形势,同时,组织开展电信诈骗类案件预防与打击培训会,从电信诈骗的概念、特点、分类等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真实案例,围绕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段、识别防范技巧进行解析,进一步提升民警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三是细化任务,明确分工。经过所领导班子的研究讨论决定,对电信诈骗违法犯罪的打击和宣传的任务进行了重新划分,形成反诈宣传网格一张图,由社区民警主导,将警力融入网格,并广泛发动基层干部、治安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派出所反诈工作进入新阶段。 

二、精准劝阻,建立长效防范机制。一是聚焦“快”,提高落地速度。坚持“日汇总、周通报”工作运行机制,建立派出所班子成员组成的反诈“指挥席”,选定精干民辅警作为“反诈劝阻专员”,秒级接收反诈中心下发的预警信息,抓紧“黄金30分”止付时间,快速高效落实紧急止付工作;一旦接到精准劝阻信息,第一时间指令当天综合指挥室值班民警与当事人联系开展劝阻工作,同时指令网格员立即上门配合劝阻。二是聚焦“准”,分类精准预警。针对辖区发案情况,定期汇总梳理、分析研判,精准化制作温馨提示、案例通报等,形成发案一起、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根据不同诈骗形式,组织当事人以及其亲属等观看反诈视频、填写反诈问卷调查、签订预警劝阻告知书,让受害者当场意识并识破诈骗分子所使用的诈骗手段,防止再次被骗。三是聚焦“实”,回访较真碰硬。为降低预后被骗的风险,派出所制定了预警风险评估机制。对当事人进行预后被骗风险评估,风险值低,则由反诈“指挥席”指令网格员进行三天的预警回访,并将回访情况反馈社区民警;风险值高,则由反诈“指挥席”指令社区民警以及网格员每日对当事人进行预警回访,直到当事人风险值降低,并及时反馈信息。 

三、广泛宣传,织密反诈宣传网格。一是宣传有广度、有力度。充分发挥“小网格、大能量”优势,入户宣讲、发放宣传资料、悬挂防诈条幅,深入辖区开展地毯式、全覆盖的反诈“扫楼”行动,入门入户、见人见面、一处不落,介绍常见的诈骗惯用手法和形式,传授“防诈骗”技巧方法,宣传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进一步提高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水平。今年以来,入户反诈宣传共1万余户,累计发放反诈宣传单5000余份,切实营造群防群治、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二是宣传有密度、有温度。依托“白马110”,加强社区警务站与乡村治理相融合,在上班和下班高峰时段,运用安放在白马110巡逻车上的“小喇叭”,循环播放派出所自制的反诈小贴士。为丰富宣传形式,让村民更易接受,以乡村“坝坝会”为载体,推出自创的“反诈说唱”、反诈快板等。截至目前,共开展300余次反诈宣传。三是宣传有深度、有准度。结合企业园区内电诈警情高发情况,联合辖区社区、企业共同构筑反诈联盟,坚持重点“反洗脑”与多样式、高频次宣传相结合,以华川银地“法治小屋”为反诈阵地,联动辖区企业园区启动“快闪”、定制反诈小视频等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反诈小巴士来回巡逻,辐射周边园区市场15个点位,沿途对商家、铺面以及过往群众进行反诈宣传,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将防诈反诈宣传延伸到辖区每一个角落。 

(成都市公安局青白江区分局)

编辑:贾知若   校对:张晓雨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