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靖 熊勇
3月7日,眉山中院召开眉山法院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发布会,通报眉山法院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经验和做法,发布2021-2022年眉山法院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一直以来,眉山两级法院坚持“最高限度保护、最低限度容忍”的原则,充分发挥在审判执行、普法教育、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优势,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依法审理各类涉妇女儿童权益的婚姻家事案件,同时主动延伸审判职能,以实际行动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合妇联出台婚姻家庭纠纷诉调对接意见,依托妇联设立家事调解委员会7个,32名调解员入驻法院开展调解工作,并将家事调解员的调解作为家事案件的审理前置程序。探索建立家事特邀调解员制度,依托诉讼服务中心或诉调对接中心,引入法律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人才参与纠纷化解。首创“离婚三封信制度”,向当事人及其孩子送达《给离婚纠纷当事人的一封信》《给离婚父母的一封信》《给单亲家庭孩子的一封信》,在审判前后对当事人及其孩子进行心理干预,降低父母离婚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全市共建立“未成年人保护联络点”40个和“家事法官联络站”85个,完善妇女儿童保护社会支持体系,为妇女儿童权益打造坚固的保护壁垒。积极开展“百名法官进校园”“百名法官进乡村”等法治宣传活动、定期举办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发布活动、加强巡回审判,引导家庭成员自觉履行家庭责任,提高广大妇女儿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治意识和能力。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10件典型案例分别涉及保护农村妇女平等继承权、保护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合法权益、惩治婚恋诈骗犯罪、保护儿童受监护权利、保障离婚后无过错妇女损害赔偿请求权、发布家庭教育令督促父母承担家庭教育责任等方面,旨在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评价指引和警示教育作用,引领全社会形成尊重妇女儿童权益的良好氛围。
接下来,眉山两级法院将以司法审判为主要阵地,以“和谐、保护、矫治、预防”为工作基调,进一步强化审判队伍专业化建设、联动衔接、宣传引领,不断延伸服务触角,积极拓展维权职责,为妇女儿童维权提供坚实的法律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