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情监测为引领 隆昌创建“管、检、查”禁毒社会化治理新模式

  
2023-03-08 18:33:14
     

赵阿丹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余力

2021年以来,隆昌以毒情监测为导向,创新推行“应管尽管、应检尽检、应查尽查”新模式,强化“345”禁毒举措,实现禁毒中心实体化、禁毒工作社会化、禁毒考核精细化,并在全市推广运用。社区戒毒康复巩固率及智慧化管控系统应用效能居全市第一;2022年末城市污水毒情监测指标同比下降44.2%。

应管尽管  “三强化”落实党政禁毒主责

强化组织保障,党政牵头履职。创新成立“隆昌市禁毒综合服务中心”,配齐事业编制5人、禁毒专职人员13人,专司禁毒社会化工作;提级配备市禁毒委、禁毒办主任,健全市、镇(街道)、村(社)“三级联动”机制,实体化运作由“虚”到“实”。

强化人财保障,工作推进有力。禁毒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新增毛发检测经费、污水监测经费,2022年累计投入禁毒经费216万。全覆盖成立镇(街道)禁毒办、村(社区)禁毒工作小组,落实兼职人员34人,常态化推进禁毒工作。

强化制度保障,考核奖惩逗硬。制定禁毒社会化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及经费管理办法等,明确毒情监测占比30分,按月评比,考核结果作为单位负责同志评优受奖、干部考核重要参考。

应检尽检 “四同步”完善毒情监测体系

指定监测与自主监测同步。按季度开展污水指定监测的同时,创新推行“13+1”毒情监测模式,自主委托第三方机构,按月对13个镇(街道)及城区第一污水厂管网开展污水监测并纳入绩效考核。2022年末污水毒情监测指标15.47,同比下降44.2%。

日常监测与区域治理同步。结合人口基数、吸毒人员底数、医疗点等分布情况,评估检测区域内代谢毒品浓度、毒品更替情况、滥用时段特征等,针对性敲门震慑、拉网排查、专项整治,查处吸毒人员32人,刑事打击2人,缴获毒品55.6克。

污水监测与重点整治同步。结合镇(街道)毒情监测和本地打防效能,综合评比镇(街道)禁毒工作实效,对排名后三的扣除绩效考核分值0.2分,对连续三次排名后三的函告约谈并纳入重点整治范畴。

污水监测与毛发检测同步。购买毛发检测仪8台分发至各镇(街道),针对污水异常点位和涉毒人员集中区域开展毛发检测,收戒阳性人员8人;组织开展公职人员、重点行业驾驶人员毛发检测专项行动,暂未发现阳性人员。

应查尽查 “五严格”筑牢剿毒担当

严格巡查清源断流。重点关注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交界盲区,深入走访、按周推进、按月通报;落实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实地查验和物流寄递“三个百分之百”,搭建管理闭环,严防易制毒化学品及涉毒物品外流中转。

严格收戒衔接管控。深入推进“利剑护隆”“磐石”等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满员收戒。

严格监督定向治理。依托监测指标,组织市场监管、公安、卫计等针对性开展污水专项治理,发现违规排污单位2个并移交行业主管部门处理。

严格查缉集中整治。针对廉租住房、老旧小区、娱乐场所等开展入户清查和吸毒人员筛查;针对高速出口、车流集聚和事故高发区域设卡盘查,清查可疑车辆4500余辆、可疑人员2600余人次,打击毒品犯罪人员3人,查处吸毒人员、毒驾人员21人。

严格督导挂包分片。组建禁毒委成员单位定点包片、对口联系工作组,针对毒情监测等重点工作专项督导,督导情况和被检单位整改落实情况纳入成员单位考核评比,对督导不力、情节严重的函告约谈并通报至纪委监委、组织部门启动问责程序。 

编辑:谢梦吟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