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执行工作质效,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着眼执行工作的重点难点,紧盯执行难源头治理,强化内外联动,深化执行改革、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建设的要求。近年来,为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建立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强化对执行工作的管理,不断提升执行工作质效,剑阁法院全面推行执行“四化”新模式,不断提高执行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常态化水平,朝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的目标迈进。
一、集约处理优效率促进执行科学化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为有效疏通执行工作中的“中梗阻”,2022年以来剑阁法院推行执行集约化改革,通过执行权优化配置,将执行过程中的共性事务和辅助性事务剥离分流,进行流程化管理、模块化办理,实现了从“一人包案到底”向“多人办一案、责任到岗到人”的转变,执行天数同期缩短14.25天。执行实施团队中,以行为指导执行分类,以涉民生、金融、党政、黑恶、刑事财产刑等案件类型作为分案依据,尝试以专业的力量办同一类案件,分工明确、术业专攻,快办案、办好案,不断提升执行效率。坚持分流管理,对事务性工作进行集约,最大限度减轻执行的事务性工作负担,实现事务工作的科学化管理。2022年实际执行到位率51.03%,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67%。
二、繁简分流提速度促进执行规范化
执行案件办理周期过长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剑阁法院利用大数据平台对执行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后,以标的额大小进行繁简分流,由以往案件“混合车道一并通行”升级为“快慢车道分类运行”,开创了执行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的案件办理新模式。执行指挥中心对分流前主动履行、足额冻结存款、标的额在2万元以下的案件交由快执组执行,限定办案期限为1月内办结。对未足额冻结、无财产处置或虽有财产但难以快速处置的案件,交由执行实施团队负责办理,有力缓解了人案矛盾,提升了案件质效。2022年结案平均用时54.87天,全市排名第一,显著低于全省平均用时的70.37天,各项质效指标都有明显进步。
三、科技赋能强质效促进执行信息化
利用云上大数据系统强化“找人查物”力度。事务集约人员接到案件材料后核验被执行人身份,系统生成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财产申报表、子帐号等,同时启动“总对总”网络财产查询。针对联系信息不全或电话无人接听的情况,持续与公安机关沟通配合,借助公安机关强大的社会信息管控平台和丰富的侦查控制手段,通过加强法院与公安机关之间的协作配合力度,共享“公安情报平台”信息,一键查询当事人的活动轨迹,精准破解找人难题。有效震慑规避执行和抗拒执行行为。2022年事项受托平均用时1.31天,显著低于全省平均用时2.6天;网络查控措施期限内发起率为100%,位列全省前列,信息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四、联动执行做服务促进执行常态化
剑阁法院在“切实解决执行难”攻坚战中立足执行工作实际,树立“一盘棋”意识,坚持从整体上化解矛盾。前置执行触角,充分发挥“信息共享”、“裁判精准”、“部门衔接”作用,力争公平高效地解决当事人的诉求。同时积极主动争取党委、人大和政府支持,优化外部环境,严格落实联合惩戒机制,执行工作由法院“单兵出击”变为部门联动的“联合作战”大格局。通过不定期召开执行联席会议加强沟通联络、争取相关部门对执行工作的有力支持。积极与不动产中心、公积金管理中心、金融等部门协商关于执行房屋、公积金、土地的联动方式方法,利用网络查控平台,便捷、高效地查询、控制被执行人的资金及不动产,全面提升执行工作效率。
据剑阁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