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还没生,月子中心关门了!天府新区法院高效化解纠纷

  
2023-03-14 16:08:03
     

关佩 熊尧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冰玉

六名孕产妇向月子中心支付服务费用近30万后,却遇到月子中心关门停业,该六人将月子中心告上法院。近日,天府新区法院开启母婴维权绿色通道,高效化解该批服务合同纠纷案。

邓某等六人为孕产妇,为在产后得到更好的照料,六人分别与成都某母婴护理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母婴服务公司”)签订《某月子会所母婴合同》,约定由该公司提供月享套餐的行政套房服务。合同签订后,邓某等人均一次性支付全部房费,涉及金额近30万元。部分孕妈突然在临产前得知,月子中心因经营不善关门停业,并从原来租用的酒店撤场。已经入住的产妇也被迫带着婴儿提前搬离,无法继续接受护理服务。因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且多次与母婴服务公司磋商无果,邓某等人诉至天府新区法院,要求母婴服务公司退还相关费用并赔偿。

在受理该批系列案件中,法院了解到原告要么即将生产,要么产后身体还未恢复,与月子中心多次协商无果后,矛盾激化严重,情绪十分激动,可能引起较大冲突。且因为行动受限,且需照顾新生婴儿,维权多有不便。该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接到案件后,高度重视,立刻开启母婴维权绿色通道,并迅速安排诉前调解法官团队指导调解员介入纠纷。一方面,做好原告的情绪安抚工作,征求调解意见,并充分利用法院信息化平台,在文书送达、沟通联络等方面尽可能采用最便捷孕产妇的方式。另一方面,在多方联系,终于找到被告母婴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后,耐心进行释法析理,并着重强调了保障母婴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经过几轮协商,母婴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向原告诚恳表达了临时撤场的歉意,并愿意想办法筹措资金尽快退还合同款项,赔偿损失。在半个月内,调解员组织双方分批达成调解协议后并申请司法确认,天府新区法院第一时间出具文书,对退款金额、期限、违约责任进行了司法确认。

【典型意义】

该案承办法官表示,三孩政策放开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公布了鼓励生育的政策。生育是一个家庭的选择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的民生问题。母婴权益保障涉及平等就业、人身权益保护、文化教育权益保护等诸多方面。其中月子中心的出现承载了母婴身心健康的特殊期待。月子中心向来收费不菲,应当最大程度保障孕产妇能享受应有的服务。对于涉及母婴权益的案件,该院采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能够省去民商事案件答辩、开庭等繁琐的诉讼程序,既节省了司法资源,又为当事人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减少群众诉累,及时有效保障了母婴合法权益。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