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化解涉企行政争议  绵阳经开区法院出具首份《行政调解书》

  
2023-02-01 21:31:09
     

“我们确实存在违法行为,感谢法官不厌其烦地多次组织协调,感谢行政机关考虑到我们的实际困难,这个事情终于妥善解决了。”

近日,绵阳经开区法院成功化解一起涉企行政争议,并出具了首份《行政调解书》。


案情回顾

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建设某项目时,未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其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执法部门经调查后作出行政处罚。该公司不服该处罚,遂向绵阳经开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该案处罚金额大,涉案证据近千页,绵阳经开区法院开庭审理后,在充分掌握该案事实的基础上,承办法官发现该案既涉及到企业的正常运转问题,又要兼顾案涉楼盘几百户购房群众后续办证能否有序进行,若简单一判了之,当事人上诉可能性极高,且案件进入二审程序后,双方对抗情绪将有可能继续加大,争议无法得到实质解决,导致诉讼程序空转。

“案结事不了,这个行政争议处理不好还会引发更多的争议。”随即,绵阳经开区法院通过面对面、背靠背等方式,多角度、多层次组织开展调解工作。在当事人情绪舒缓后,组织双方现场协调3次,一方面充分释法明理,引导当事人预判裁判结果,另一方面抓住症结,引导双方主动协商。

案结事了 双方握手言和

2023年1月31日,在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指导和参与下,绵阳经开区法院组织双方到场调解。

在法院的主持下,企业认可项目建设时存在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结合调查过程中企业主动配合减轻其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及其经济状况等实际困难,结合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行政处罚原则,就案涉处罚达成一致和解意见。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并签署调解协议,绵阳经开区法院当场出具首份《行政调解书》。

“行政诉讼一方面关系到群众对公平正义的直接感受,一方面关系到行政机关的公信力,我们在审理行政案件的同时,特别注重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当事人心里的‘结’没了,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能力进一步提升,这才是最理想的结案方式。”经开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绵阳经开区法院自2022年1月集中管辖绵阳市基层法院一审行政案件以来,针对行政诉讼中存在的程序空转、争议得不到实质化解的现状,树立全过程化解行政争议目标,不断拓展多元化解途径,组建行政争议化解专班,截至目前已促成20余件行政争议在诉前得到有效化解,60余件行政诉讼案件通过原告撤回起诉等方式实质化解,案件涉及不动产登记、工伤认定、不履行法定职责、信息公开等多种类型。其中,仅用11天就妥善化解一起当事人与行政机关长达5年的行政争议。 

(曾芹 周琦玥 赵银熙 文/图)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