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一多
2月9日,成都市双流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古剑向大会作检察工作报告。
一年来,双流区检察院工作能级跨越提升,整体工作进位全市第一方阵、核心业务指标始终保持在中心城区第一位,司法质效和办案能力“双提升”工程三年总成效、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总成绩、理论调研成果均位列全市前三,检察信息工作在全省36个直报点中排名第一,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国家部委评为节约型单位。
关键词一:保障社会发展大局
维护安全稳定展现检察作为。坚决向不法“亮剑”,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案件340人,提起公诉971人。持续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始终保持对毒品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起诉毒品犯罪49人。
护航经济发展彰显检察担当。坚持柔性司法与刚性执法并重,从严惩治侵犯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犯罪、起诉59人,对企业“四类人员”中犯罪情节轻微的不批捕、不起诉、不羁押、建议法院判处缓刑27人,杜绝因办理一件案件毁掉一个企业。在全国首创编撰18万字的《企业合规一本通》,向辖区内企业免费赠阅和培训;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和企业家走进检察机关系列活动,“面对面”了解企业需求,“点对点”解决实际问题。
参与社会治理贡献检察智慧。在办案中“见微知著”,注重发现和揭示深层次治理问题,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9件,为燃气使用安全、交通运输安全、垃圾分类等7个领域的问题治理提供检察建议。因地制宜落实最高检七号、八号检察建议,结合双流空港门户特点,推动“互联网+寄递”“跨境+寄递”安全监管工作落细落实,助推地铁运行安全溯源治理,工作经验被最高检转发。
关键词二:聚焦监督主责
坚守客观公正立场,牢记“法律守护人”“公益代表人”责任,稳步完善法律监督新格局,更好维护司法公正。
持续做优刑事检察。深入落实“宽严相济”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和犯罪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不捕不诉317人。督促按照“两法衔接”机制移送案件12件,纠正立案或撤案不当80件,追捕追诉79人;对判决确有错误的提出抗诉14件;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变更强制措施36人;专项清理不捕后长期未结案件487件,督促公安机关及时跟进侦查442件,监督撤销案件24件、移送处理21件;对侦查、审判、刑罚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违法问题共计纠正133件。
全面做强民事检察。提出再审检察建议9件、纠正违法检察建议22件,全部获得区法院采纳。以专项活动引领民事生效裁判精准监督,助力司法裁判尺度统一。强化对公告送达、网络司法拍卖等行为的监督,着力促进民事审判程序规范化,助力破解“执行难”。充分运用听证化解、检察和解、与区法院共同调解等方法,促进9起案件息诉止争,推动诉源治理。
创新做实行政检察。在全市率先与区司法局会签《关于加强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衔接工作的意见》,重点聚焦土地、海关、治安等领域执法行为开展监督,发出检察建议纠正行政违法行为9件,办理的一起行政强制执行监督案被省检察院评为优秀案例。探索对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开展检察监督试点工作,与四川省成都戒毒康复所共建监督协作机制,设立驻所检察官办公室,试点经验被全省推广。
协同做好公益诉讼。践行“两山理念”,持续围绕生态环境资源领域推动公益保护社会化、协同化建设,与区河长办、林长办共建“河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与区法院、区农业农村局、黄龙溪镇共建公益生态修复基地。深入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行动,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燃气安全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连续第四年开展“国有财产保护”专项监督,督促多家行政机关及时依法履职,挽回国有财产损失500余万元,办理的耕地占用税征收专项监督案件被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
关键词三:厚植为民情怀
始终牢记人民检察为人民的初心使命,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办好检察为民实事,让群众有更多司法获得感。
全心守护平安双流,回应群众期盼。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犯罪,起诉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29人,盗窃、抢劫、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236人。突出打击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起诉生产安全、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犯罪78人。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积极推进“断卡”行动,起诉电信诈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犯罪122人。严肃查办“互联网+金融”新型犯罪,办理了涉案金额超过1亿元的王某某等人虚拟货币集资诈骗案等重大新型案件。
倾心呵护未成年人,共护祖国未来。撰写《双流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联合多个单位开展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严打严惩,起诉17人。与区政法单位及区民政局等部门会签《成都市双流区未成年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与区妇联共同建立双流区首个家庭教育法指导工作站,推动构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体系。创建“亮晶晶·海棠花开”未检品牌,建成融办案与心理抚慰为一体的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编排的全省第一个青少年法治剧《照亮少年的天空》成功首演。在全省率先创建涉未成年人抚养费执行大数据监督模型,帮助及时追回抚养费,获得了最高检九厅领导肯定。
暖心保护弱势群体,践行司法为民。开展养老诈骗专项整治行动,守好老年人“养老钱”,在办理“善雄慈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案中,主动追赃挽损1200余万元。发挥司法托底功能,为弱势群体提供公平公正、均衡可及的检察法律服务,支持农民工等弱势群体起诉41件,帮助追讨“血汗钱”50余万元。融合行政机关、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等多方力量搭建“槐轩润民·司法救助+”平台,向35名涉案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60余万元,彰显司法温度。
贴心搭建检民桥梁,优化便民措施。制定《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公开,9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提档升级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立汉藏双语办事指引,为少数语种群众提供便利;创设“办不成事问询窗口”,让群众在三天内解决我院业务范围的“未办成事”,以“小窗口”服务“大民生”。深化“互联网+检务”工作模式,线上线下同步提供案件信息查询、律师阅卷预约、电子卷宗刻录等服务,接待查询2137人次,提供电子卷宗79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