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广元加强街面巡防等工作,确保社会面整体安全稳定,为人民群众欢度佳节撑起了“平安伞”
广元城区一景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郝飞
广元市北与甘肃省、陕西省交界,南与南充市为邻,西与绵阳市相连,东与巴中市接壤,有“川北第一门户”的美称。近年来,广元政法机关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四大职责任务,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市域社会治理创新、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上持续发力,取得良好成效。近日,广元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建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元政法机关将在思维观念上破冰、治理体系上破题、队伍建设上破局,着力提升法治服务能力,奋力推进新时代广元政法工作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更加有力的政法保障。
思维观念上破冰 全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记者: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广元政法机关是如何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的?
曹建奎:广元政法机关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深化政法机关对当前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认识,我们牵头组织法、检、公、司成立专项调研组,与企业、商会、园区、经济管理部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听取他们对本地法治营商环境的看法以及外地打造营商环境的介绍,使政法机关更加认清了当前我市法治营商环境问题所在、差距所在、方向所在。
我们全力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2022年判处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62件222人,起诉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侵害企业权益犯罪23人。审慎办理涉企案件,对涉经营类犯罪企业负责人依法不捕14人、不诉15人。主动回应企业法治需求,做好涉市场主体检察法律监督投诉举报工作,完善涉企申诉“绿色通道”,深化检察官联系商协会制度,开通“川渝通办”专窗,积极开展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破获涉案金额1.32亿元的特大串通投标案等经济领域案件108件,打击成效居全省前列。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成功创建为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以法治化建设提升了营商环境的“含金量”。
记者: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是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一环,广元政法机关针对这一工作有何进一步部署?
曹建奎:今年开年,我们制定了《广元市政法机关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实施办法(试行)》,围绕中心护大局,聚焦市委“1345”发展战略,出台针对性工作举措,为“拼经济、比发展”保驾护航。
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串通招投标、虚假广告、商业贿赂、合同诈骗等破坏市场正常竞争环境的犯罪,建立涉企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对有影响的重大案件,实行挂牌督办、提级侦办。强化立案前的审核与监督,防止案件处置不当对实体企业正常经营造成影响。聚焦新时期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法律服务需要,健全改善全周期法律服务供给机制。
加快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建设,把失信联合惩戒工作纳入联动部门职责范围,推动联合惩戒制度化、规范化。拓宽执行思路,把握财产处置最佳时机,加大财产处置力度,切实维护民营企业财产权益。加强破产审判团队专业化建设和破产管理人管理,强化府院联动,持续提高破产审判质量。建立风险提示通告制度,及时发送司法建议、检察建议,跟踪解决市场主体面临的难题。进一步深化政法机关“放管服”改革,细化优化“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川渝通办”等服务举措。继续抓好政法工作“十件重点实事”。
把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纳入平安广元、法治广元建设考核,协同市人大、市政府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探索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企业认可度为关键指标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定期考核评价并排位,确保工作落地落实。组织开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评选、经验交流等活动,形成示范引领效应,营造服务“拼经济、比发展”的良好氛围。
治理体系上破题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记者:采访时发现广元市已由过去的重管理向现在的重治理转变,这些转变取得了哪些好的经验?
曹建奎:没有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广元政法机关坚持问题导向,以人民为中心,针对社会治理中的堵点难点,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推进改革创新向最难处发力、向最关键处挺进。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方面,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紧扣改革发展,强化“重点创”。紧盯末端治理,强化“基层探”。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规范镇街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打造以综治中心为依托、以综合网格为单元、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社会治理基础工作体系。广元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连续9年名列全省前茅,连续7年入选“中国最安全城市”,《以群团助推创市域善治》社会治理工作经验在全国第九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上交流。
记者:下一步,广元有哪些具体工作计划?
曹建奎:接下来,我们将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统筹作用,努力激发各地各部门、各领域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创造的热情,按照政法工作现代化的要求,从观念、体系、能力上着眼,不断完善市域社会治理制度、健全市域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激发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推动社会治理由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转变,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一是事情要解决。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一地办”建设。二是信息要灵通。加强以公安为中心的数据资源汇聚整合应用,创新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拍”活动,提升网格化精准服务管理,建立网格准入制度,完善网格化管理常态运行机制。改善等级管理和分级响应机制,确保将隐患化解在未发。三是基础要夯实。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以突出治安问题为导向,以信息化为引领,以基础建设为支撑,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四是底线要守牢。以各类专项行动为抓手,始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持续深入开展乱象整治,加快建立健全常态化滚动排查整治、行业整治回访、案件回访、社会监督群众测评等机制,始终确保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队伍建设上破局 锻造一支“能征善战”的精兵劲旅
记者:千古兴业,关键在人,下一步如何加强新时代政法队伍建设?
曹建奎: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必须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精兵劲旅。广元政法队伍的年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政法干警使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政法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必须通过制度设计、流程管理和科学考核,探索建立政法干警适时使用运行新机制和管理监督体系。
广元将实施新时代政法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畅通特殊专业人才入职“绿色通道”,分系统建立高水平政法智库和业务专家库,推动政法专业人才发展。推进实战练兵常态化,广泛开展轮值轮训、技能比武等活动,建设开放、兼容、共享的“网络+”培训体系,努力提升政法干警执法司法能力水平。
完善政法干警适时使用机制,及时选拔任用政治过硬、历练扎实、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警。加强政法队伍交流轮岗,打通政法系统内部交流、内外循环“壁垒”。把发扬纪律优势与调动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队伍内部形成既讲纪律又讲民主,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局面。想问题、办事情,充分考虑干警的能力特点,最大限度激发干警的创造潜能,努力让干警在辛苦工作中感到快乐,获得成就感。建立能上能下机制,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成事,对不作为的敢于问责。
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积极探索统筹纪委监委专责监督、党委政法委工作监督、政法机关内部制约监督的制度机制,完善实施党委政法委与纪委监委对政法干警违纪违法线索移送和处理情况反馈机制,构建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合力。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常态化开展顽瘴痼疾整治,把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巩固好。
政法队伍是和平年代奉献最多、牺牲最大的队伍,既要严管更要厚爱,我们将落实从优待警政策,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们将始终迸发“不服输、敢争先”的精气神,大力弘扬政法英模精神,讲好广元政法故事,推动干警在奋力推进新时代广元政法工作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勇当先锋、争当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