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冰玉
天府新区肩负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使命,正努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创新策源地和科研主阵地,高水平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对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天府新区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
如何打好“组合拳”,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效能?2021年以来,天府新区检察院(四川自贸区检察院)充分发挥天府中央法务区平台支撑作用,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知识产权集中履职和成都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相对集中管辖两项试点要求,锐意进取、守正创新,以“三个一体”和“两个延伸”为工作思路,着力提升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水平,推动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篇章贡献力量。
【“三个一体”】
深化职能一体,构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新格局。开展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等外”探索。以成都文化标志之一“蜀锦”为切入点,办理全省首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在全面调研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得到高度重视。贯通运行刑事、民事、行政职能。在陈某某等6人假冒注册商标案中,依法惩治犯罪同时,促成双方达成赔偿谅解,并向行政机关移送违法线索,解决权利人“维权难、维权慢、维权成本高”问题。
强化区域一体,打造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新样本。全链条打击跨区域上下游犯罪。在一起商标侵权类刑事案件中,与重庆检察机关在侦、捕、诉环节密切合作,案件入选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牵头成立川酒产业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盟。联合泸州、宜宾等川酒重要产地所在的14家基层检察机关,在天府中央法务区成立四川白酒产业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盟。加强管辖院与属地院一体履职。联合双流、温江、邛崃等地检察院开展两法衔接、提前介入、延伸治理、逆向移送等工作,发挥跨区域检察一体化优势。
推动部门一体,探索知识产权执法司法协作新模式。构建行政、侦查、检察一体联动机制。与市场监管、公安机关建立知识产权案件同步通报、调查取证同步支持、全流程同步监督等机制,形成执法司法大联动格局。深入开展“双向移送”。依托“两法衔接”监督行政机关移送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线索同时,将办案中发现的行政违法线索逆向移送行政执法机关,均得到积极回应。
【“两个延伸”】
向服务产业发展延伸。深度参与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天府新区)建设。与文创与会展局签署版权全方位保障机制协作办法,构建版权司法行政协同保护格局。推动蜀锦行业协会成立。联合省社科院开展“蜀锦”产业专题调研,与相关行政机关一同推动成立蜀锦行业协会,完善蜀锦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保障会展业健康发展。立足“糖酒会”“数博会”等本地特色会展,为参展企业提供专业维权服务。
向服务社会治理优化延伸。制定“服务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十三条实施意见”,开展知识产权法律体检,联合高校搭建评估体系,开展企业“体检”,帮助建章立制。发送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提示。针对电商平台销售侵权商品包装材料问题,向平台制发法律风险提示书,促使1100余件商品下架,有效切断非法制售“翻新机”犯罪利益链条。上线运行知识产权检察服务平台,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法律咨询、线索控告受理、法律法规查询等一站式线上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