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陈博
随着网络经济发展,网络预约居住房屋(以下简称“网约房”)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出行选择,但同时也因其门槛低、监管难而产生不少安全隐患问题。成都市成华区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将网约房治理申报为省级重点创新项目,以项目化方式探索破解网约房治理难题。
部门联治,强化依法监管
针对管理机制与网约房行业发展不相适应问题,建立部门协同、依法监管机制。一是明确部门责任。由政法委牵头,公安、民政、文旅、住建、消防、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联动,共同研究网约房行业适法问题、突出风险、治理难题,明确治安防范、消防安全、卫生健康等方面的部门监管职责,形成“一家牵头、多方联动、齐抓共管”格局。二是强化政策支撑。用足用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出租房屋管理办法、旅馆业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和《四川省网约房信息登记暂行办法》,以包容开放态度引导网约房行业健康发展,以审慎严谨态度找准问题所在逐步规范序化。三是开展治理试点。在东方新城二期、蜜城公寓、云景豪庭等网约房集中小区开展试点,按照“一院一策”思路,探索群众需求保障有力、行业发展健康有序、风险监管切实有效的弹性治理机制,为网约房治理摸河探路。
规范自治,强化行业自律
针对行业自治弱、自律差问题,建立党建引领、协会自律、居民参与的行业自治机制。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成立网约房行业党支部(党小组),与业委会、物业企业党组织三方联动,打造“邻里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采取需求摸底、入户走访等方式,剖析问题现状、搜集各方诉求、研究治理对策、达成社会共识,形成互知、互敬、互帮、互信邻里关系。二是强化自我管理。成立网约房行业自治协会,编制“治理手册、自治章程、自治公约、经营承诺书”,联合物业企业、小区居民,组建商居联盟、治安卫士、消防小分队3支自治队伍,加强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共建美好和谐家园。三是强化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经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主体责任,推动网约房行业建立健全从业准入、登记备案、投诉处理、用户评价、信用评级、约谈清退“六项制度”,配齐安全标识、灭火器、智能烟感、监控设备“四件套”,促进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无缝衔接。目前,试点小区自纠整改网约房170余户,矛盾纠纷下降83.4%,居民满意度达98.2%。
精准智治,强化风险管控
针对外来人员无登记、治安隐患突出等问题,抓住网约房互联网特性,以智能化手段全程监管、精准治理。一是搭建信息平台。开发“网约房服务管理”系统,集数据上传比对、旅客流量监控、风险实时报警、重点人员监控等功能于一体,实现自住房、出租房、网约房、小区住户、住宿旅客、来访人员“分类管理”。二是打通数据连接。推动“网约房服务管理”系统与“大联动·微治理”平台、公安“警综”“旅综”平台、“电商”平台互连互通,形成监管大数据池,汇聚网约房入住信息110余万条,实现网约房、经营者、住宿旅客网络数据信息互通共享实时比对。三是智能预警风险。运用扫码解锁、视频感知、人脸识别、自动测温、AI数据分析等技术,建立“自助登记”“智能门禁”“智慧视频”三大智能感知终端,通过前端人员流量数据与后台房屋沉淀数据实时精准比对,实行实名、实人、实房、实证、实温、实时“六实核验”,实现“人从哪里来、进哪栋楼、住哪间房”全程留痕,超期住宿、超员住宿、群租群宿、重点人员等异常情况自动预警。目前,通过智能监管,协助挡获犯罪嫌疑人70余名,试点小区连续13个月无盗窃案件,有效警情下降82.6%,安全隐患下降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