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雪 曹莉彬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赵诗柯
近日,省高院印发《关于全省首批“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优秀法院”的通报》,确定全省12家中基层法院为首批优秀法院,成都市青羊区法院作为成都市主城区唯一代表成功入选。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2022年,成都市青羊区法院深化执行改革,持续深入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数据显示,该院全年共执结涉民生案件789件,执行到位金额2233.14万元,拘传5人,拘留2人,罚款6500元,集中纳入并曝光失信被执行人642名,司法救助2人、发放救助款14.93万元,涉民生、涉党政、涉黑恶、涉职务犯罪、涉国有粮食企业等案件实际执行到位率位列全市前三,执行工作考核排名成都主城区第一。
坚持人才与硬件齐升 以强化保障夯实执行基础
“怎么填资料、提交财产线索,工作人员在立案时讲得非常清楚,这下我心里终于有数了。”在成都市青羊区法院执行接待专区,前来申请执行立案的李某赞叹道。
这是成都市青羊区法院深化执行改革,全方位打造“中心统筹、流程高效、分权制衡、立体协同、集约保障”的基层“五化”执行工作体系的一个缩影。
该院以文家新审判大楼建设为契机,配置了由执行接待专区、涉执财产处置室、远程会见室等特色功能区组成的500余平方米执行办案区,升级建设140平方米现代化指挥中心。
执行力量的壮大,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方面,更体现在人员充实和资金保障上。青羊区法院增配2名中层领导、7名青年干警,选拔晋升2名法官助理,执行队伍平均年龄降至35岁,拥有研究生学历干警9名。同时,该院为专项研发执前督、终本单独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提供充足资金保障,进一步夯实了执行工作基础。
成都市青羊区法院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执行干警上门向受骗老人退赔款项 成都市青羊区法院供图
坚持指挥中心领航 以实质化运行提升执行质效
“清退行动正式开始!”在执行指挥中心一声令下后,成都市青羊区法院执行干警进入涉案房产,开始进行清场清退工作。近日,该院联动街道社区、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组织出动40余名干警,4小时快速腾退地处宽窄巷子商业聚集地的一栋房屋,妥善执行了一起租赁逾期纠纷案。
在往来人流量较大的商业旅游聚集地成功腾退房屋,得益于成都市青羊区法院以执行指挥中心为“大脑”、事务办理为“传导神经”、承办团队为“末梢”的三级运转模式。
为推动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该院制定《指挥中心集约化操作》等16项制度规范和解除失信限高等6类重要审查性表格清单,推进执行监督和执纪监督“两监融合”,通过启动《指挥长令》,管住“乱执行”“慢执行”“漏执行”,做到管办协调。同时,打造“统分并举、集成集约”执行工作模式,执行办案从“一人包案到底”模式向“多人定责协同办案”转变。切脉执行到位率低、财产处置周期长等堵点,狠抓执行财产“查、填、控、处、支、维”六个链条,再造“一心六链”“财推案动”执行流程,前置案件财产查填控程序,建立有抵押财产处置专线卡点推进评估拍卖,司法惩戒团队提供腾退、拘留强制力保障,案款管理团队专办案款到账动态提醒和临期线下催办,消除延时案款兑付盲区。
此外,针对随意终本、管理失范、恢复困难等痛点,该院在全省率先试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单独管理,组建“执行+公证”终本维护中心,自主研发终本案件智管系统。试点以来,终本案件恢复执行1087件、执结983件,到位金额4.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