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陈博 文/图
今(5)日上午,成都市公安局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闻通气会并通报两起典型案例。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以来,全市发案数和被骗受损金额分别同比下降8.3%、11.8%,打击处理涉诈人员、破获电诈及关联犯罪案件同比分别上升32.7%、107.0%,其中破获受损金额百万以上案件47件,打掉涉诈窝点43个,有效遏制了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多发的势头。
2022年成都公安将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深度融合。在压降发案方面,强化预警防范全面提升反制效能,组建了反诈实验室,吸纳银行和三大通讯运营商的反诈工程师共同参与,联合构建数据模型,实施风险账户前置管控,切实提升涉案“两卡”精准打击、治理、防控效能。同时,进一步深化警企协作,自主研发“蓉城反诈卫士”微信小程序,与“国家反诈中心app”同步推广,实现1000余万人纳入预警保护。
源头治理方面,持续深入推进“断卡”专项行动,联合三大通信运营商和商业银行成立“断卡”工作专班,整合资源建立数据模型,从建模打击升级为建模防范,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指导各银行、通讯运营商优化监测模型,实行“一人一卡涉案、多行多卡管控”。其中,在武侯区建立全省第一个以“审核复开卡”为职能的反诈中心驻移动公司警务室,审核复开申请1876张,无一涉案。2022年以来,全市共关停可疑电话卡234万张,共报请信用惩戒7901人,同比上升369.5%,新开涉案银行卡、手机卡同比2021年新开卡分别下降62.6%、48.2%。
在宣传防范方面,进一步构建了全民识骗防骗新格局,运用各种宣传载体,聚集力量,根据各类行业和人员的特点,积极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的反诈骗宣传活动,精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今年以来,会同三大运营商累计向群众发送反诈宣传短信1.5亿余条,面向各大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开展各类宣传活动400余场/次。
成都市公安局刑事犯罪侦查局政委李健在会上还表示,下一步,成都公安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出台为契机,着力提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能力水平,进一步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切实把打防管控各项措施抓细抓实抓落地,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守住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典型案例1:
一个多月“跑分”洗钱超400万
去年3月,成都市公安局双流分局一举挡获一个盘踞在成都市长期组织他人进行银行卡“跑分”洗钱的犯罪团伙。据了解,该团伙中尹某等人组织招募多人共使用96张银行卡为境外诈骗团伙跑分洗钱,仅一个多月,涉案流水就超过400余万元,涉及各地诈骗案件30余件。
“断卡”行动以来,成都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通过分析研判后发现了该团伙信息,随后,双流分局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小组配合打击工作,通过一系列缜密侦查,专案组摸清了以尹某、金某富、刘某杰3人为核心的跑分犯罪团伙在双流区辖区内实施违法犯罪的人员构架、地域分布以及涉案人员通讯工具、行动轨迹等多维度情报信息。
经查,去年2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尹某通过微信与境外涉诈团伙勾连,并通过朋友邀约及网络发布招募信息等方式聚集多人提供银行卡为境外诈骗团伙跑分洗钱,该团伙的作案时间一般选择为白天时段,作案地址通常为卡主活动地就近的茶楼,在现场实施“跑分”结束后,以现金的方式向卡主支付750-800元不等报酬,或以每提供1张卡获得100元的标准向介绍人支付报酬,存在同一人提供多张卡“跑分”的情况,该团伙先后共使用96张银行卡为境外诈骗团伙跑分洗钱,从中牟利20余万元。
典型案例2:
组织偷越国(边)境诈骗 警方抓获91人
去年10月,大邑县公安局通过对回流人员开展“梳篦式”筛查审查,成功打掉一个电信诈骗团伙,据悉,该团伙以每月2-3万“高薪”的外出务工机会为饵,引诱多名境内人员通过偷越国(边)境方式赴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经查,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犯罪嫌疑人揭某某主要充当“蛇头”角色,在大邑县及成都市周边地区通过同学、朋友、亲戚拉拢介绍后,组织人员偷渡到境外,为电信诈骗团伙输送诈骗人员。
在摸清揭某某犯罪团伙的行为规律、涉案要素和网络生态后,专案组赴云南、河北、湖北、青海4省同步开展抓捕工作,抓获犯罪嫌疑人91人,实现了对揭某某团伙组织偷越国(边)境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全链条打击,此案也是“断流”专项行动以来大邑县侦破的第一起全链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