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孔幺妹”,是一个风风火火、麻利干练、快言快语的重庆辣妹;她叫“钦妹儿”,是一个柔声细语、机智灵活、善解人意的宜宾妹子。因为工作的缘分,孔凡于、徐钦两位年纪相仿的女警相识相聚于长江首城宜宾,在万里长江第一社区——叙州区公安分局蜀南大道派出所下渡口社区警务室从事社区警务工作。
孔凡于, 36岁,中共党员,三级警长,蜀南大道派出所下渡口社区民警,2009年参加公安工作,从警以来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先后5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多次获得个人嘉奖,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徐钦, 37岁,蜀南大道派出所下渡口社区辅警,2014年参加公安工作一直在基层派出所,从事社区警务工作5年,先后3次年度考核评为优秀。
徐钦工作照
孔凡于工作照
2022年11月,因社区警务工作表现突出,孔凡于和徐钦同时被评为全市成绩突出派出所民辅警。“虽然一起工作不过短短的一年多,但我觉得我们特别投缘,相处十分融洽,既是工作上相互支持配合的好伙伴,也是生活中相互帮助扶持的好姐们。我们已经磨合得非常默契,常常只要对方递个眼神就可以立马领会。”徐钦说。
并肩走访,摸清辖区情况
2021年9月,孔凡于从刑侦大队调至蜀南大道派出所从事社区警务工作,与社区辅警徐钦、曾健先后负责桂花社区、下渡口社区。社区警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在辖区群众。初到派出所,孔凡于面对基础情况不熟悉、人地两生的困难,也曾感到焦虑。
熟悉辖区情况的徐钦主动延长工作时间,陪着孔凡于深入社区入户走访,帮助她在短时间内摸清了社区基本情况并烂熟于心。工作中,她们常常借走访之机积极开展治安宣传防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很快,很多辖区群众认识了社区民警孔凡于,也都亲切的称她为“孔幺妹”。
相互配合,解决急难愁盼
有了得力助手徐钦的积极配合,孔凡于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社区工作中,努力将自己与社区群众融为一体,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逐渐在工作中找到了作为一名社区民警的价值。
2022年国庆期间,一对中年夫妻急匆匆地来到派出所找到孔凡于,要求帮忙出具一张居住证明。她通过公安平台查询到夫妻二人并未在辖区登记居住轨迹,按照规定无法出具居住证明,即使现在立即登记,居住证明也要三个月后才能出具。通过交谈孔凡于了解到二人户籍在山东,于半年前在华侨城小区购买了商品房并居住在该小区。最近丈夫患上了股骨头坏死在宜宾接受治疗,治疗费数万元。但因其户籍在山东,二人均在山东缴纳医疗保险,此次属于异地就医,若要报销医疗费,必须要居住地公安机关出具居住证明。为了解决夫妻二人的难题,孔凡于在查看了其房产证后,联系到华侨城小区物业,证实了夫妻二人确实居住在该小区,又向其用工单位了解到其工作情况。考虑到其家庭的具体情况,她立即登记了二人的居住信息,及时向所领导汇报,在征得同意后,出具了一份居住登记的情况说明。最终,二人凭借此说明,顺利办理异地就医报销后,对孔凡于表示了由衷感谢。
2022年7月25日,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胡女士反映小区周边烧烤夜宵店夜间噪音扰民。负责该辖区的孔凡于得知该情况后,当天就与徐钦一起到现场进行走访调查。对两家店主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并告知其在合法经营的同时不能影响周边居民正常休息,要严格控制经营时间。对于民警的耐心劝导,店主表示会积极配合。随后,孔凡于又主动与胡女士沟通说明了针对她反映问题后开展工作的情况,告知了联系方式,若再出现类似问题欢迎及时联系,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在所领导电话回访时,胡女士对民警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
汇聚民力,打造平安社区
为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孔凡于带领两名辅警依托微信平台建立了“下渡口社区小区居民群”,在社区设立了“警情通报栏”,及时通报辖区治安状况及宣传防骗防盗等专业知识,并印制了警民联系卡,便于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能够及时联系。
为有效降低辖区发案率,提升群众安全感,他们建立了以社区干部、网格员和小区保安为主力的“红袖章”警民巡防队,依靠社区居民开展义务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同时,还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网络灵通情报信息,对辖区内的各类特殊人员基本情况了然于心。通过一系列措施,辖区群众警惕性普遍提高,辖区可防性案件得到有效预防,发案率明显降低,群众满意度有效提升。
积极探索,消除风险隐患
工作中,他们积极探索社区警务工作新模式,搭建了由社区、物业、辖区单位、居民代表组成的下渡口社区警务室“三江汇”议事平台,定期会商研究辖区各类问题,最大限度汇集民智民力、促进警民互动,共筑长江上游和谐社区。
今年以来,通过“三江汇”议事平台,搜集矛盾纠纷310起,化解308起;排查并整改风险隐患708处。在孔凡于的带领下,警务室始终坚持“源头治理、精准防控”原则,联合属地社区、属事部门形成管控合力,常态化对辖区高危人员动态和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建档、会商研判、精准预警,及时介入干预,有效防范了“民转刑”案件发生。
今年春节期间,接到辖区群众欧某求助称其因与丈夫彭某产生感情纠纷,彭某扬言要与其同归于尽。孔凡于及时将该情况向各级领导汇报,并建立一人一档,成立一人一专班,实行专人专管,多次对二人进行见面调解,电话沟通,经过多方不懈努力,成功化解了二人之间的矛盾纠纷,有效防范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孔凡于的丈夫也是一名警察,在这样一个双警家庭中,要处理好工作和家庭关系,则需要她这个做妻子的付出更多。多年以来,她几乎没有完整的节假日,要照顾老人、孩子,几乎很少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于工作和家庭都需要承担重担的孔凡于,善解人意的徐钦更多的是用行动去表达理解和关爱。在孔凡于因怀孕身体不适的时候,常常关心地问候,叮嘱多休息、多补充营养、少操心。对于能够独立完成的业务工作,徐钦总是主动梳理带头完成,极大地减轻了孔凡于的负担。“9.3”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全所民辅警集中食宿。徐钦过生日当天,孔凡于悄悄到超市买了蛋糕、水果,还煮了一碗长寿面端到寝室,暖心的举动让刚执勤回来的徐钦感动不已。正是这样一种真挚情感的双向奔赴,让彼此平凡的生活多了一些温暖和感动。
(莫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