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伟宏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谭别林
1月6日,记者从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日前全国法院第三十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评选结果揭晓,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法官助理罗毅撰写的《价值理性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刑事裁判文书的消极根源与文明激活》获得全国二等奖。达州法院学术论文时隔六年再次荣获全国奖项,并取得奖项等次历史性突破。
据了解,该论文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要求,针对司法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刑事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从司法文明视角,分析其根源在于工具理性主导下刑事司法内在特质的影响,并将目光追溯至极具价值理性的中华传统司法文化,从古代判词的理念、逻辑、体例、修辞四个层面借鉴经验。最后,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思路指引下,提出通过适格案件识别、价值观精准匹配、补强论证功能确认、证成过程切入,探索有效融入路径。
2021年以来,达州法院高度重视学术调研工作,将其作为服务决策“智囊工程”、服务审判“强基工程”、服务高质量发展“铸魂工程”,在全市法院部署开展为期五年的“通达之州·学术行”主题活动,提出“夯实基础”“攻坚冲刺”“成效展现”“深化巩固”“延伸推进”五年工作计划。
自主题活动开展以来,该市法院依靠制度抓规范促落实、增动力激活力,制定出台18项工作举措,构建学术成果储备、多渠道多层次奖励、学术成果常态评估转化等10项制度机制。线上+线下开展培训会、座谈会、研讨会等55场次,广大干警坚持边办案、边总结、边调研,学术氛围愈加浓厚。2022年,该市法院承担完成最高人民法院重大课题1项,并获评优秀课题研究成果,完成省市级课题3项,调研文章获省级以上奖励12篇,学术成果推陈出新、取得突破,学术调研工作呈现新气象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