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发力!做好市域社会治理“大文章”

  
2023-01-08 16:29:07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余力

内江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决守牢安全稳定底线,必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人人参与  凝聚共治“共同体”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同体”理念,来自市中区乡镇的基层人大代表陈杰深表赞同。

陈杰说,基层社会治理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建立健全优化协同高效的乡镇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乡村建设、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共享发展红利。

共建共治共享不是一时之计,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基层治理机制才是长久之道。陈杰建议,可通过举办法律知识大讲堂、召开院坝会、培树典型等方式,凝聚“红袖标”“大院长”“新乡贤”等力量,完善村规民约,推行积分制管理,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等,充分调动村民自治主动性,让村民切切实实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治理”。

陈杰表示,全民共享红利,需要通过人才、资源、产业抱团整合,做强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探索建立“联合社+专合社+农户”管理机制,采取管理、发展、人头、扶贫和土地“五股分配”模式,鼓足村民“腰包”。

“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共同富裕为导向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阅读政府工作报告,这些关键词句在市政协委员黄章友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未来一年,内江加快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蓝图已经绘就。

“共建共治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群众共享。”作为一名来自民政系统的政协委员,黄章友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建议,要坚持城市、农村双向发力、协同推进,全力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扎实推进城乡低保提质扩围工作,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做好社会治理“大文章”,确保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提升治理效能  共建平安内江

身为一名来自乡镇基层的人大代表,过去一年,朱东辉经历了疫情防控、抗旱保供、禁毒反诈、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深感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尤为重要、尤为关键。

朱东辉建议,要构建覆盖全域的治理网格,推行“党建+网格”模式,形成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网格治理体系,并将乡贤、党员、十户长、志愿者纳入网格体系,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政策宣传、矛盾纠纷化解、弱势群体关心关爱等工作。要全面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普法进校园、进家庭活动,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全力建设平安乡镇。

市域社会治理水平,关系着老百姓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来自政法系统的市政协委员毛利尤其关注这一主题。

内江市作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批试点地区,按照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条块化结合、实战化运行方法,走出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内江路径”,“内江消防网格”“联户员”等一批内江经验获全国全省推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内江、法治内江迈出坚实步伐。

谈起市域社会治理的未来方向,毛利有这样的思考,“以面为统筹升级治理架构,以线为支撑提升治理效能,以点为落脚夯实治理基础。”

面上强化统筹,就是要发挥政治优势,统筹各方力量,加强城市、乡村治理协同互动,完善市域社会治理机制,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镇街—社区—网格—小区”四级治理体系,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

线上项目牵引,就是聚焦政策性难题、基层基础短板、群众现实需求,做优未成年人保护、禁毒防艾、反电信诈骗、预付式消费乱象治理“四件实事”,全域推广3个全国认领项目、2个省级创新项目经验,打造具有“甜城”特色的善治品牌。

点上固本强基,以“美乡优城”为工作指引,科学网格划分,充实网格员队伍,推进智慧小区建设,做实红色物业,增强自治力量、服务力量,以小区(楼院)平安为内江市域平安,夯实市域社会治理根基。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