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陈博 文/图
“我们在城区大小主要路口信号灯设置了5-12套配时方案,在高峰时段根据车流量情况转换,力争最大限度缓解拥堵……”1月9日下午,成都市公安局在交警支队组织召开“向人民报告”新闻通气会,通报了过去一年成都交警主要工作成效。记者在实地查看智慧交通工作举措中了解到,成都市交管局通过打造119个“双待放行+可变车道+精准配时”精品路口,建成了226公里信号控制“绿波带”,在2022年实现了中心城区工作日高峰交通拥堵指数同比下降4.43%。
通气会指出,过去一年,全市交警部门聚焦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持续推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全覆盖开展“一老一少”“一盔一带”交通安全宣传,常态化严管动静态交通秩序,精准化打击易肇事肇祸突出交通违法,最大限度降压道路交通事故隐患,2022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同比分别下降10.8%、29.7%、9.8%、8.9%,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通勤效率提升是此次通气会重点发布内容,成都交警依托“智慧蓉城”“智慧公安”“智慧交通”建设,赋能城市交通治理,打造119个“双待放行+可变车道+精准配时”精品路口,建成226公里信号控制“绿波带”,2022年中心城区工作日高峰交通拥堵指数同比下降4.43%,城市通勤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实现“双提升”。
为进一步筑牢生态屏障,去年,成都交警还强力实施“静音降噪”“治污降碳”“脏车降尘”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违法上路“黑烟车”1800余辆、非法改装“炸街车”2459辆,累计淘汰老旧车8万余辆。推进“蓉e行”与“碳惠天府”的应用联通、积分共享,上线“绿行蓉城”小程序,鼓励私车主动停驶,智慧引导预约出行停放,支持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累计减排二氧化碳10.2万余吨。
服务民生方面,始终做到因时因势调整交通管理措施,坚持包容审慎执法,推动物流运输保通保畅,服务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助力稳定经济大盘;在全国率先试点C6驾驶证发放,26项“放管服”改革措施惠及群众631万人次,有力有序推进川G号牌启用、便利二手车交易登记、货车电子通行码、轻微事故“快处、网办、代赔”等4项重点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