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召开2023年迎新暨企业家座谈会

  
2023-01-18 15:24:30
     

李月萍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杨棕贤

1月17日,2023年迎新暨企业家座谈会召开。座谈会上,我市向与会本地民营企业家代表、外地来雅投资民营企业家代表、返乡创业企业家代表、异地雅安商会负责人、部分商协会负责人、雅安籍在外优秀人才、企业家代表等解读中、省、市关于主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2022年,中、省出台了一揽子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政策,从降税费、保生产、强要素、助融资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壮大。雅安市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并结合雅安实际,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

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去年,国家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重点支持“制造业”“科研”“电力”“软件”“生态”和“交通”六大行业,国家在负担50%的退税资金基础上,又额外安排了1.2万亿的“红包”并重点向中西部倾斜。在20条组合式退费政策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摆在优先位置,如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退税范围扩大到了小微企业、设备所得税可税前扣除等。2022,全市增值税留抵退税19.71亿元,是前年退税规模的5.68倍,切实做到了应晓尽晓、应退尽退、加快退减。

支持工业企业稳定发展。去年年初,国家出台《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措施,支持工业经济和工业企业稳定发展。省、市也相继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出台了系列稳增长惠企政策。2022年,全市共有48家企业享受,最高支持金额达500万元。今年,市级工业发展资金安排3400万元。雅安市结合重点产业发展情况,对锂电企业推出8条硬措施,例如,对锂电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补贴,对大数据企业推出10条硬措施。企业投资可按项目实际投资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等等。每年,雅安市会制定工业经济开局激励政策,今年的政策上周刚印发,安排了1000万元资金,对于企业超产满产、连续生产、新建入规、加快复工复产的给予一次性激励。

强化服务业的帮扶激励。去年,国家、四川相继出台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市级层面,雅安市将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到1500万元,推出了对销售额达一定额度给予最高120万元支持,对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给予最高300万元奖补,对于在雅发展总部经济的,前三年给予60%、后两年给予40%研发补助等系列政策。同时,雅安市在新经济新业态、文化旅游和物流产业发展上也制定了大量“接地气”的政策,发展农村电商、跨境电商、楼宇经济、会展经济的可享受5-50万奖励,提出了上至旅游景区创建,下至旅游商品开发的10余条文旅发展激励措施。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2022年,雅安市围绕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推出了一系列多元化、普惠性的“真金白银”政策和更优、更快的服务保障措施。如:创业担保信用贷,贴息后利率仅为2.25%,去年发行2.18亿。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贷,可最高申请500万无抵押物贷款,去年全市发放1.5亿,以及利率不超4.5的“低碳贷”,授信较高的“普惠小微贷”等。

加强企业各项要素保障。存量建设用地37.77平方公里,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空间23.39平方公里。今年,雅安市将全面推进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模式,实现供地即可开工。用电方面,雅安市争取到了水电消纳政策延续至2025年。同时,雅安市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十四五”期间,省公司将在雅建设项目40个,投资80亿元以上,在雅安新增两座500千伏变电站和220千伏骨干网架,每个区县实现至少1座220千伏变电站。天然气方面,铁钱庙阀室至雅安配气总站工程于今日进行第二次碰管,全市日供气将突破120万方,“雅眉乐”第二气源规划建设,预计新增日供气能力102万方。行政审批方面,雅安市提供了项目审批“私人订制”服务,推行“容缺受理”,开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实现许可办理时限压缩70%,材料精简率达40%。

加大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国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提出,到2023年,一批惠企创新政策落地见效,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并围绕企业创新提出了10方面的引导措施。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重点围绕科研平台、中试研发、核心技术攻关,明确了10条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市级层面,雅安市推出了对新认定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给予100、50、10万元一次性奖励,产学研成果在雅转化的,最高给予100万元补助等政策。

加大对企业人才的支持。出台《雅安市加快集聚人才创新创业十条措施》,在建强平台、鼓励落户、集聚专家、支持高层创新等方面提出10条细化措施,如:企业引进顶尖人才可享受10万元每人补助,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可享受50万元-200万元补助,同时,市本级提供100套商品房保障到雅工作的高端人才,通过考核,可产权过户,新建人才公寓2000套,用于保障各级高层次人才,符合认定条件的,可协调安置配偶工作,全额保障子女入学,提供就医绿色服务通道。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