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睿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陈博
“筑、优、保”就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三字诀”。日前,记者从蒲江县司法局获悉,该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以“筑牢屏障、优化服务、保障质量”为着力点,完善法律援助服务供给,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坚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提升农民工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首先是精准普法部门联动,筑牢农民工权益保护屏障。以辞旧迎新、春节将至的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律援助制度的专项宣传;将典型案例、法条、律师点评与法律援助小贴士相结合,编撰《法律援助案例选编与便民资料》;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线上平台为农民工量身发布日常法律风险提示,提升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指引。同时,依托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街道)工作站、村(社区)法律之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申请程序指引。加强与法院、仲裁机构等部门的协作,有效延伸法律援助触角,实现法律援助服务全覆盖。
再是简化程序强化监管,优化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广泛发动各法律援助服务机构,在其执业范围内、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协助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建立“农民工欠薪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农民工讨薪、申请经济补偿或工伤赔偿的案件免于经济困难审查,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办理,简化工作程序。对于涉及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案件进行全程跟进,完善案件质量监督机制,优化内部监管,确保承办律师第一时间介入、一案“一办到底”,及时解答受援农民工的法律问题,引导其合法维权,防止矛盾激化,同时确保援助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涉及人数较多或影响较大的案件,按照“一事一议”要求,并通过联席会、定期通报等制度,及时解决案件办理中的问题。
最后是严把审核提升质效,保障农民工援助案件质量。持续规范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细化案件受理、审核、指派、监督、结案各环节工作要求,严格规范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办案流程、服务规范、工作制度。案件办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受援农民工满意度作为法律援助工作取得实效的试金石,办案过程中实时动态回访,确保承办人员履职到位,并将对受援农民工对案件办理全过程的回访结果纳入案件质量评议范围。对已办结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卷宗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案件材料齐全规范。2022年,县法律援助中心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264人次,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02件,涉案金额210万余元。同时,加强对尚未办结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督促跟进,确保受援农民工及时尽早实现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