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曾昌文
为持续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有效切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隐瞒转移赃款的途径,守住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今年以来,成都市新津区检察院在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过程中,通过引导侦查、深挖细查及时办理,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记者从新津检察院获悉,截止10月底,该院共受理涉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提请批准逮捕案件17件25人,共受理涉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移送审查起诉22件50人。其中,提前介入侦查重大案件5件,追诉漏罪6人、漏犯6人。在办案过程中严格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时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充分适用认罪认罚制度,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有罪判决率100%、有期徒刑率100%,取得明显成效。具体作法如下:
引导侦查,为案件成功办理提供证据支撑
新津检察院充分运用提前介入机制,尤其是对重大、疑难、复杂犯罪案件,及时了解和掌握案件情况,对取证方向、证据收集、固定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案件顺利批捕、起诉奠定基础。由于电信网络犯罪被害人所处地域较为分散,犯罪可能发生在多地,存在管辖权争议的情形,该院在引导侦查过程中,要求侦查机关适时与外地侦查机关联系协商,及时确定管辖,以确保案件的诉讼进程。该院办理的闵某某等16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中(人均涉案金额达500万以上),通过引导公安侦查不断深挖细查并开展跨省域侦查协作,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有效切断电信诈骗犯罪洗钱转移链条。
强化释理说法,促使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严格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时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该院承办人结合证据积极开展释理说法,促使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并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所有移送审查起诉案件法院全部采纳检察院的量刑建议,使疑难复杂和人数众多的犯罪团伙案件及时得到审理和判决,在有效打击犯罪的同时有力节约司法资源。同时,在法庭中公诉人通过案件审理进行释理说法对被告人及旁听群众开展了深入的法制教育,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延伸办案职能,开展反电诈骗宣传及预防
为着力强化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及犯罪预防,该院广泛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介,结合典型案例,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知识,引起公众警惕。同时,该院干警还多次走进本地广场、企业和学校,向群众及学生深入进行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针对个别在校大学生因被利益冲昏头脑提供两卡供上游犯罪分子转移赃款使用的情形,重点开展警示宣传,有效避免个别学生因贪图利益而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