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记:
王洋,泸州市公安局江阳区分局巡逻防控大队大队长。
2011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长期奋战在守护辖区平安的战线上,牢记宗旨、忠诚履职,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公安工作,取得了突出的工作业绩。同时,王洋注重对自身专业素养和实战技能的提升,2014年10月,在全省特警特战技能比武中获得“手枪快速识别射击”科目个人和团体第三名;2016年9月,在市局组织的“营地搭建”比武中获得团体第二名的成绩;2016年,被分局授予“捕现能手”称号;2017年,在全市特巡警体技能大比武中获得“狙击步枪精度射击”科目个人和团体第一名、“长短枪互换射击”科目个人和团体第一名、总成绩团体第一名的成绩;2018年在全省特警特战技能比武中获得“狙击步枪多姿势精度射击”个人第三名。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受到各级公安机关嘉奖9次。
在同事眼里,他尽职尽责,用忠诚和责任让头上的警徽熠熠生辉;在群众眼里,他恪尽职守,用夜以继日的坚守护佑辖区平安;在亲人眼中,他以队为家,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群众的安宁。他是江阳区公安分局巡逻防控大队大队长王洋。
勇于担当
他是城市安宁的守护者
为进一步构筑点、线、面相连,全方位、全天候、动态型的巡逻防控体系,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确保全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王洋在分局党委的领导下,对主城区巡逻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以明确事权、整合职能为重点,建立网格化的巡逻防控体系,调整江阳主城区巡逻防控事权,实现统一调度。依托核心城区派出所巡防中队,将核心城区划分为4个大巡区,确保江阳主城区真正实现24小时街面见警,全面提高社会面管控能力。
为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工作和快速反应力量,王洋不断完善网格化巡逻防控工作方案,将警力压到街面,专门应对突发事件,达到多组联动、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效果。采取车巡、步巡与定点警戒相结合的方式,对街面进行巡防全覆盖,对可疑人员车辆实施盘查检查,不断加大见警率、管事率,增强震慑力。
作为大队长,王洋率先垂范,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带头作用,组织大队民辅警参加 “酒博会”等各类安保任务、协助其他部门开展配侦行动。在他的带领下,大队全体民辅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过硬的纪律性、良好的精神面貌,用坚定无悔的值守,践行江阳警队、使命必达的忠诚信念,圆满完成了上级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保一方平安作出了突出贡献。
站排头
他是身先士卒的“领头雁”
“无论何时何地,我都牢记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我应该为保护人民平安而战!”王洋一直用这句话自我勉励,哪里有困难、哪里有急难险重的任务,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21年9月16日,泸县发生里氏6.0级地震。王洋率领50名“尖刀”队员,冒着余震的危险踏上了驰援泸县抗震救灾的征程。了解到地震造成震中多处房屋倒塌,部分人员受困后,他立即向上级申请,前往受灾严重的草坝村开展救援。此后,他又率江阳警队转战泸县福集、玄滩、大田、嘉明、喻寺等地,及时向当地应急部门提出行之有效的救灾建议,带领队员们深入震区老旧房屋、人员密集场所等开展拉网式排查,全力消除安全隐患、严防次生灾害。
在受损变形的房屋中解救被困人员、送伤者就医治疗、疏散群众、处置安全隐患……五天时间里,王洋把一份时间掰成两份来用,睡眠时间不足14个小时。在他看来,能为受灾群众多尽一份力,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在他的带领下,队员们也更有干劲,救助伤员、帮助群众、排除险情,在群众的眼里,只要那身黑色的“作战服”在,平安就在。
以身作则
他是训练场上的“拼命三郎”
从警11年,王洋始终奋战在公安工作一线,逐渐成长为攻坚能手、业务标兵,这背后是他不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他是训练场上的“拼命三郎”,在无数个日夜,他刻苦学习业务技能,苦练擒敌本领,熟练掌握手枪速射、长短枪互换等专业技能,在大家的眼里,他仿佛不知疲倦。只有他自己知道,唯有在训练场不怕苦、不怕累,精于技术、苦练本领,才能在冲锋陷阵时不退缩、不犹豫。
王洋在担任分局巡逻防控大队大队长期间,坚持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两手抓,带头组建了一支以事业编制转业士官和警务技能特别优秀辅警为主体的实战教官队伍。
警务实战教官、红蓝对抗教官、“送教下基层”……王洋始终坚守在提升基层警队业务能力的战线上。他深知,课程是练兵之基,教官是授课之本。“面对不断变化的执法工作,我时常担心自身经验不足,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王洋说。于是,他从警务技能的基础练起,紧密结合优秀警务教育培训团队的教学案例,不断强化自身综合能力,探索实战培训、突破创新的方向。
“唯有担当,方显忠诚。”寥寥数语,却字字铿锵。十一年来,这身特警作战服,早已成为王洋永不褪色的“皮肤”,成为生命的崇高意义。为了身后的一方热土,他默默坚守。
(朱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