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公安部根据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战略要求,提出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近年来,达州市公安局通川区分局在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把握战略发展机遇,主动适应社会治理新要求、新任务、新使命, 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注重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协调,织密“基础管控、社会防控、打击犯罪”三张网,形成“点线面集合、人物技防配套、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平安通川”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高站位组织发动,打造防控体系建设最强支撑
高位部署。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推动区委、区政府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平安通川”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工程来抓,上升为“党政工程”,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相关区领导任副组长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公安分局,由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一体化推进创建工作,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安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性工作格局,为建设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高标谋划。为打造与通川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控体系,分局搭建专班深入调研,先后多次到省内成都、江油、峨眉,省外南京、常熟、长沙等地考察学习,充分吸取外地的先进做法与本地实际相融合,不断完善建设规划,形成了《通川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有力夯实防控体系建设的基础性科技性支撑。高频推进。分局成立“社防”专班并实体化运行,在数据勘查和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摸清通川区现有社会治安防控管理能力,综合评价各阶段建设目标及方向。定期召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调度会,由主要领导亲自听取工作开展情况,强力督促相关责任部门高标准、高质量落地落实。
全要素汇聚掌控,织密防控体系建设立体网络
做实“圈层查控”。按照“外圈保内圈、内圈保主城”的思路,在通川区磐石、安云、碑庙3个高速路口牵头建设综合检查站,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作为外防输入的前线堡垒,辖区政府、公安、交运、卫健等多部门联合入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牵头对环通川区国道、省道、县道卡口前端感知源进行清理、摸排,在原有社会面视频防控基础上,布建视觉计算边缘系统,提升环通川区的围闭度,确保了触圈即感知、感知即预警、预警即查控。做深“单元防控”。以小区、学校、医院、党政机关、重点企事业单位等重点部位为基本防控单元,以警务室建设规范化、社区民警专职化、社区警务信息化为抓手,通过建设人脸、车牌识别等智能感知手段,对“人、车、地、码”等进行全要素采集,实现立体化布防、可视化指挥,做到突发案事件一发即知、即知即处。整合区域内重点单位、重要组织等社会信息,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和智慧小区建设为依托,共建智慧小区110个,实有人口覆盖率达40.48%,同步完成申报信息录入、人脸识别设备安装和实有人口数据导入工作。今年初,公安部来通川调研智慧医院、智慧学校建设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做细“要素管控”。以基本治安要素为重点,加强信息采集、数据汇聚、线索串并,做到精准预测、智慧决策、服务实战。依托市级社防平台部署运行娱乐特行、内保单位管理模块,组织派出所对辖区娱乐场所、公安机关管理的行业(宾旅馆、洗浴、网吧、游戏游艺、废旧金属回收等)等进行系统录入,对党政机关、高校、文博单位等内保单位进行实地检查,督促各单位建立内保机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增加保安人员配备、防护器材配备,并同步录入内保模块。会同区住建局对居民小区内网约房进行清理,并与58同城、美团等网络平台对接,实时掌握辖区网约房数据,在网约房推广使用川E宿APP上传信息,做到人员入住全感知。
多渠道优化创新,激活防控体系建设全民引擎
优化基层治理体系。探索建立“深化党员‘双报到’,落实‘社会治安、基层社会治理、风险防控’三大责任,建立一套基层基础支撑体系”的“231”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建设,全面整合各类治理资源下沉基层、服务基层,延伸平安触角,2021年以来在通川区马房坝社区、小北街社区进行试点,建立双报到人员、保安、娱乐场所、物业等资源清单,辅助公安机关开展情报信息收集、治安巡逻防控、安全防范管理、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帮教管控、法律教育宣传、关爱特殊人群等八类活动,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优化城市巡防体系。推动以平安通川建设领导小组名义制发《关于建立“六联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的实施意见》,统筹武警、区级部门和志愿者力量、群防群治力量,建立了联勤、联防、联管、联控、联打、联宣的社会治安防控“六联”机制,聚集多方力量持续优化巡防体系,该机制被中央政法委列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项目。同时依托城区4个街面警务站,落实全天候屯警街面要求,将警力部署到人员密集区、治安复杂区等重点部位,适时启动“夜巡”工作。今年来,全区共接违法犯罪总警情同比下降4.49%;查处治安案件同比上升15.49%,刑事立案同比下降8.85%,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优化乡村防控体系。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贯彻落实达州市《进一步加强全市村(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村(社区)治保委员会是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将此项工作纳入平安通川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考核体系,推动全区209个村(社区)全面完成治保委员会建设,并与村(社区)综治中心合署办公,各村(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壮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村(居)民满意度、安全感得到提升,全年公安社评总体满意指数97.09%,同比上升0.47个百分点。
(夏宁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