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的“宜宾答卷” : 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运行一周年 线上线下1000余家机构入驻

  
2022-12-09 11:33:12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李丹

“现在我们遇到再棘手的法律问题心头都不慌了。” 12月8日,在谈及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给企业带来的实惠时,四川易景智能终端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龙贤勇赞不绝口。

 “去年有人私刻我们企业的公章,与武汉市一家旅游公司签了服务合同,涉案金额80多万元。收到应诉通知书后,我们马上找到法务区,法务区当即指派专人协助我们。专业的事情还要专业的人来做,经过法务区工作人员的努力,法院认定该案不属于民事案件审理范围,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龙贤勇告诉记者,“经过这件事,我们对法务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们真的是在为企业排忧解难。”

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12月9日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启动运行以来,像四川易景智能终端有限公司这样得到实惠的企业还有很多。

 


 






一年来,作为全国地级市首个、全省第二个现代法务区的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围绕“立足宜宾、辐射川南、影响全省的川南法律服务高地和长江上游区域法律服务中心”这一战略目标定位,扎实高效推进法律服务、司法审判、法律监督、法治实践等工作,法治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法务区已入驻宜宾三江商事法庭、三江检察服务中心、三江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宜宾仲裁委三江分会、宜宾市合力公证处、宜宾市港力公证处、川南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等16家机构;引入全市75家法律服务机构、11所高校、922家国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线上入驻线上“智慧法务云”平台,提供点对点法律服务,实现涉企法治服务“一网通办”,全力打造线上线下“一站式”法律服务综合体。

一年来,三江中心法务区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2941件,平均审理天数低于28天,其中涉民营经济案件占收案90%以上,涉案标的额31.32亿元;办理公益诉讼案件60余件,审查起诉涉企刑事案件20余件;探索“诉源治理”新途径,采用仲裁方式分流处理案件214件,涉案标的额8亿元;打造“金融+公证+执行”宜宾品牌,形成合力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为金融机构处置不良信贷涉案标的3000余万元,办理赋强公证2300余件,涉及合同总标的近60亿元;接受群众法律咨询2500余件次,帮助群众草拟起诉书等法律文书260余份,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3件,调解矛盾纠纷118起;为156家单位担任法律顾问,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咨询100余件次,为50余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受到企业和群众一致好评。

一年来,法务区建立“事前—事中—事后”服务闭环全链条机制,召开送法进企法治培训会、企业合规预防刑事风险法律服务供需座谈会、企业案情分析研判会等50余次,提供精准法律服务260余次。建立“6+N”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整合法务区入驻法官、检察官等人员,组建6支融合调解、仲裁、诉讼等职能的法律服务团队,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建立重大信访案件联动化解机制,成功化解久宜装饰合同纠纷、游乐园搬迁赔偿纠纷、轻工博览城建筑合同纠纷等一批重难点信访案件,为园区项目推进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经过一年的高效运行,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参与社会治理的效果开始显现,正逐步实现从法务机构“物理集聚”到更高层阶的“化学反应”,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宜宾答案”。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