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唐万贵 王一多
【人物小档】
熊健,男,四川会理人,1979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近年来,熊健积极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转化为学校具体办学实践,提出完善区域特殊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办学思路,探索特色化法治运作模式,在全省率先落实法治班主任制度,在全市率先落实双法治副校长制度和法律顾问制度,引领区域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熊健与学生用手语进行“有爱无碍”的思想交流 受访者供图
残缺的花开了,在阳光下也美丽绚烂。在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看着自己的学生相继考入大学,看着他们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熊健由衷地感到满足,这份满足让他更坚定了普法入心声的特殊教育之路。
在全省,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率先落实法治班主任制度;在全市,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率先落实双法治副校长制度和法律顾问制度。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为何能成为学生普法工作的领头羊?校长熊健就是答案。
熊健扎根特殊教育领域10年,用改革和创新去实现残障学生教育的更多可能,从不同维度引导学生们蹚出一条走向社会的路。他带领学校老师采用听声学法、手语普法、生活融法三种方式,实行“1+1+3”特色化法治教育模式,让残障孩子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聘请“法治外援” 普法护苗助成长
“每当看到残障学生因不学法不懂法而走上犯罪道路,我就感到揪心。”自2017年担任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熊健便意识到,法治教育非常必要,能帮助残障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于是,他率先在全市实施了双法治副校长制度,分别从公安系统和检察系统各聘请1名法治副校长。同时,在全省率先落实法治班主任制度,从法、检、公、司系统聘任12人担任各班法治班主任,将法治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最小单元。这些“法治外援”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法治课程、法治讲座、专题报告会等法治教育活动,组织案例情景模拟、旁听庭审、模拟法庭、检察开放日、参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等法治体验活动,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
“不能只给孩子普法,还要让家长一起学。”熊健说。为此,他经常到学生家里走访,与家长沟通交流,引导家长一起帮孩子树立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
2020年的一天,学校培智生李远(化名)与邓天(化名)在课间玩耍时发生纠纷,李远将邓天的脸部抓伤。邓天家长要求对方带孩子去查血,承担检查费用,并承诺以后不再出现此类事情。李远家长感觉被羞辱,与其发生激烈争执。
“邓天的家长完全是不懂法。”熊健说。好在熊健为学校聘请了法律顾问,法治班主任与法律顾问共同对邓天的家长进行普法教育。经过1个多小时的沟通,邓天的家长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李远家长支付检查费用后,双方握手言和。
“必须坚持将工作关口前移,形成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熊健定期邀请法律顾问到校向师生普法,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以案说法”,让学生及家长拒绝不良行为,守住法律红线。
深耕“适性教育” 法治教育有了定制款
“无论孩子有任何残障,他们都是父母心中的宝,将孩子送到学校,家长都盼望学校能将孩子教育成才。”从事特殊教育10年,熊健深有体会。
但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都是盲、聋、培智三类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以及成长需求等都存在差异。“他们的教育目的和方式都应该适性!”2020年,熊健决定作出改变,为每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经过不断研究、探索,熊健带领老师们为这三类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法治教育目标,实行“1+1+3”特色化法治教育模式,即“一核心、一同盟、三措施”。“一核心”即学校始终围绕“让每一朵花在阳光下绽放”的办学目标为核心;“一同盟”即学校联合社会、家庭形成教育同盟;“三措施”即通过校园内课堂教学、警官现身说法、校外法治教育基地参观三种形式,丰富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途径。
懂法才会守法,守法才会用法。“我们是一个法治国家,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从小就应该学法懂法,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也应该这样”。
近年来,熊健坚持为三类学生实行分类施策普法。针对盲生,他和学校老师们采用“听声学法,法入人心”的方式,让学生们以“听法治宣讲”“听法治案例”“说身边法治故事”等形式参与其中。针对聋生,采用“手语普法,法润心灵”的方式,在学校开展的法治教育活动中,让手语老师全程翻译。而对于智力障碍学生,则采取“生活融法,法入人生”方式,通过将法律融入生活,以“图、文、视频结合+生动讲解+角色扮演+实践参观”的方式,开展法治教育主题活动。
“不管哪种方式,目的都是让法律浸润学生们的心灵,助其牢固树立法治观念,真正地帮助他们理解法治。”熊健表示。
2020年7月,熊健又开拓性地做出新的尝试——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联合攀枝花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共同探索推进康教融合项目,将市特殊教育学校分为“一校两区”,新校区建在教育康复中心,负责培智儿童学前、小学教育康复;老校区则主要负责聋、盲儿童的九年义务教育及培智儿童初中阶段教育。这个项目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精神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经由攀枝花市政府批准立项,这一模式开创省内先河,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
十年风雨十年灯。2012年12月,熊健因工作需要调到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历任副校长、副书记、校长职务,走过十年的风雨历程。谈及现在的工作,熊健笑着说:“当初接到调令,我有些懵,因为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从不知如何跟这些“特殊学生”打交道,到如今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并为满足其需求不懈努力,熊健对学校和学生的未来充满希望。在熊健的带领下,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开始活出自我,在人生舞台上尽情展现才华。
虽然身材瘦削,但能担大任,面临学校转型的关键时期,熊健说道:“确实困难很多,但我们不怕。”因为他们要为那些残缺的花朵点亮希望之光,引领他们走向自己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