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铸魂 铁纪担当】2022年凉山州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巡礼

  
2022-11-04 14:43:17
     

凉山全州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盯人民群众关心关切问题,依法能动履职,聚焦重点领域狠抓办案,着力提升办案质效,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2022年1-9月,全州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共受理各类公益诉讼案件线索737件,立案680件,同比上升20.17%;发布公告和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59件,同比上升18.19%;起诉104件,法院判决支持率100%。



坚持能动履职,更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服务

坚决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认真落实长江保护法和“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方案,着重办理城镇污水垃圾、水体污染、非法采砂、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等案件54件;办理涉及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件68件,切实做好服务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服务长江十年禁渔,办理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38件,向天然水域增殖放流鱼苗12.53万尾,助推天然水域生态修复和鱼类资源保护。

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公益诉讼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农用地从事非农建设的行为,办理非法占用农用地公益诉讼案件39件。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办理公益诉讼案件65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保障农村地区食品药品安全,办理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案件76件,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及乡镇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推动农村地区食品药品经营主体规范经营。

助力森林防灭火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部署开展全州林区及周边可燃物清理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共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7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7件,督促清除林区及周边可燃物,消除森林草原火灾隐患。

突出重点抓办案,彰显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效能

着力推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持续加大对森林、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保护力度,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73件,通过办案,督促恢复被毁损的耕地、林地、湿地、草原267.69亩,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74.12万元。

典型案例

布拖县检察院认真贯彻《湿地保护法》,积极开展湿地保护专项公益诉讼活动,针对乐安湿地内湿地进水口及多个区域堆放大量固体垃圾污染物,动物尸体长期浸泡在水中,未进行无害化处理,湿地湖内漂浮大量垃圾等严重破坏乐安湿地的生态环境的情形,召开听证会,推动行政机关强化协作配合、依法全面履职,以“我管”促“都管”助力布拖县乐安湿地生态环境保护。

依法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紧盯群众关切和民生热点,部署开展全州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针对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用农产品、食品,饮用水安全,城乡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等违法行为,持续加大专项活动工作力度,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82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74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8件,提出惩罚性赔偿金额159.58万元获法院判决支持。

典型案例1

喜德县院针对自来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不达标问题,向县住建局和卫生健康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自来水公司投资5114.77万元推进制水、供水设施升级改造,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典型案例2

会理县检察院坚持“一案双查”,在办理销售“地沟油”火锅锅底的违法犯罪案件中,既通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追偿违法行为人惩罚性赔偿金130万元,同时注重发挥行政公益诉讼作用,督促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履职,吊销火锅店食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者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从严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持续加大国有财产保护力度。聚焦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养老基金、医保基金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办理国有财产保护领域172件,督促挽回国有财产损失234.58万元,促进国有财产保护领域社会治理。

典型案例

西昌市检察院牵头就耕地占用税流失问题召开公益诉讼圆桌会议,针对西昌市耕地占用税征收和管理中工作脱节、信息不畅,导致耕地占用税存在漏征、欠征的问题,促成行政机关就建立完善耕地占用税衔接机制达成共识,切实守护好耕地资源和国有财产的双重“家底”。

积极稳妥探索个人信息保护领域。201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明确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检察公益诉讼法定领域。全州检察机关重点针对政府信息公开、电子商务等行业领域违法违规收集、储存、使用个人信息等情形,办理公益诉讼案件91件,推动解决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损害的突出问题。

典型案例

盐源、冕宁县院就电信、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便利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并向行业主管部门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源头治理。

强化主动作为,提升公益诉讼工作质效

积极争取监督支持。4月15日上午,州人大常委会主持召开全州推进公益诉讼暨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州人大常委会主任龙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州监察委员会、州委政法委、州法院及州级行政执法机关负责同志及各县(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委员会、法院、县级行政执法机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全州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提供了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

积极推进“益心为公”检察平台试点工作。州检察院举行“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启动暨志愿者聘任仪式,选聘20名民主党派人士为志愿者,探索“检察公益诉讼+公益志愿者”深度融合的公益诉讼新路径。全州检察机关通过走访联络、座谈沟通等形式,积极向统战部、民主党派、共青团、妇联等单位推介“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共发展吸纳“益心为公”志愿者124人,志愿者报送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4条,平台推送案件线索6条,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深化区域协作机制。6月29日至30日,州检察院检察长李治平率工作组赴盐源县泸沽湖与丽江市检察院开展双边战略协作联合调研,并召开座谈,推动跨区域案件司法协作制度化、常态化,不断凝聚生态环境资源公益保护的合力,因地制宜实施川滇“一湖一策”精准检察。盐源县院向云南省宁蒗县院移送泸沽湖外来物种入侵案件线索2件,进一步深化泸沽湖保护协作配合。

(凉山检察宣)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