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麟 邹麟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余力
近年来,内江市人社局始终坚持把劳动者权益保障作为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紧密结合劳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实际,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和执法理念,严格把好劳资矛盾纠纷的事前预防、事中处置、事后稳控三道“关口”,不断提高预防化解能力,连续三年在根治欠薪“省考”中获得A等级好成绩,有力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抓事前预防 织密维权安全网
牢固树立超前预防意识,积极开展各项防范工作,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掌握信息,解决问题,减少隐患,防止形成矛盾纠纷。
该局主动“送法上门”,通过新闻媒体和深入产业园、建筑工地以及劳动用工密集型企业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切实增强用工单位懂法、守法意识和提高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加大劳动保障日常巡查和专项执法检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欠薪等违法现象,及时进行立案调查,并责令违规企业限期支付工资和加强整改,对劳资纠纷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严格贯彻执行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和建设领域工人工资支付分账管理办法,大力推行企业工人工资银行代发工作制度,用制度保障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从源头上预防欠薪纠纷风险。目前116个在建工程项目全部实现总包直发、工资专户、按月足额发放、用工实名制。行业主管部门依职权履行行业监管责任,督办行业内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并纳入诚信行为信用记录。针对房地产项目推行房管、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三方监管”模式,分类保障农民工工资资金来源。
抓事中处置 筑牢欠薪防火墙
构建劳动保障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切实抓好事中处置环节,快速有效化解劳资矛盾纠纷,保障劳动者权益。
加大举报投诉查处力度。将市、县两级劳动保障监察及行业主管部门热线电话在报刊、微信公众号、论坛贴吧等媒体平台上进行广泛宣传,并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在市信访局设立了农民工欠薪维权信访集中接待点,由25个市级成员单位派专人接访。对于劳资纠纷举报投诉案件,坚持“快受理、快立案、快查处”的原则,力争做到当日投诉、当日调查、及时处理。
迅速处置突发事件。做到快速介入、上下联动、积极应对、妥善处置,防止矛盾激化。在处置过程中,加强与各县区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联合调处制度,整合资源,形成化解合力。成立了7个市政府督查组,分别对应7个县(市、区),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抽查暗访、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电话检查等方式对各县(市、区)进行督查指导80余次。
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违法。一旦出现恶意欠薪违法行为,立即启动行政司法联动机制,依法做好调查和证据收集工作,及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追究恶意欠薪者刑责。对重大欠薪案件挂牌督办,确保政府投资项目零欠薪。
抓事后防控 加固社会稳定器
抓好欠薪事件的事后稳控工作,预防类似欠薪事件再发生,进一步巩固化解成效。以“红黑榜”通报作为日常监督抓手,按周、月向各县(市、区)治欠办、县(市、区)政府通报各县(市、区)“欠薪案件办结率”“欠薪预警消除率”“项目监管率”三大指标完成情况及治欠工作开展情况。市治欠办在年终“市考”时,根据“红黑榜”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并对应加减目标考核分。通过“红黑榜”通报制度,进一步督促工作落实落地。先后邀请省人社厅劳动关系监察处和市法律援助中心负责同志6人次,通过“理论学习+案例讲解+工作实践”的方式给全市工程建设领域行业主管、总包、劳务公司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进行现场授课,增强企业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法律意识。坚持对劳资矛盾纠纷工作进行事后总结,并以之为鉴,对工作制度加以完善,对工作方法予以切实改进,着力提高预防化解劳资矛盾纠纷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