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分析研判射洪市城乡融合发展片区未来矛盾纠纷的新变化新趋势,提前研制具有预防性的措施,有力压减全市纠纷增量,更好助力“百强射洪”经济高质量发展。11月14日下午,射洪市“城乡融合发展区”区域矛盾纠纷研判会召开,市多解办专职副主任王凯主持会议。
据了解,去年以来,射洪市依托全域自然地理和区域交通为骨架,综合考量各镇(街道)经济优势、资源禀赋、人文地理、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功能定位等,拟将全市划分为五大片区(城乡融合发展片区、子昂文旅康养发展片区、梓江画廊绿色农业发展片区、沈水河现代种业优培片区、沱牌舍得酒业协同发展片区),以促进区域联动、组团发展,有效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潜力。
城乡融合发展片区位于全域发展中心,在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势必会有大量矛盾纠纷交织叠加,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了有效防范化解城乡融合发展片区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系列矛盾纠纷。会上,该片区所涉及的平安街道、大和街道、大榆镇、洋溪镇、广兴镇、武安镇和相关部门分别结合城乡融合发展片区新定位,在全面总结近三年该片区矛盾纠纷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片区未来矛盾纠纷的新变化。
会议认为
近三年,城乡融合发展片区的矛盾纠纷以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物业纠纷、土地流转纠纷、征地拆迁纠纷为主,纠纷总量平稳控制在3000件左右,但土地流转纠纷、物业纠纷、征地拆迁纠纷随着城市开发建设、农业发展的推进在不断增加。6个镇(街道)也因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功能定位不同,突出的矛盾纠纷类型各不相同,也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立足城乡融合发展片区的功能定位来看,未来该片区的突出矛盾纠纷类型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会议强调
——要摸清纠纷演变规律。各镇(街道)要认清经济发展和矛盾纠纷之间的必然联系。城乡融合发展片区侧重经济发展导向,将围绕中心城区统筹发展城乡区域,共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布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经济将迎来快速发展。未来该片区的突出矛盾纠纷将聚集在重大工程建设、服务行业领域、现代农业领域、重大改革领域等四大领域,具有涉众、专业、跨区域、周期长等特点。
——要抓好用好专群队伍。要提升专业队伍“能力值”,市多解办要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司法局等相关部门,结合县域五大片区规划,结合片区未来突出纠纷类型,针对性开展专题培训,提升专业队伍实战能力。要提高群治队伍“参与度”,各镇(街道)要持续落实“划片包干”机制,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嘉奖等方式,积极发动包片群众发现、上报、参与纠纷化解,最大限度发挥出群治力量。要增强专群队伍“荣誉感”,市多解办将牵头开展“十大金牌调解能手”网络评选活动,让群众评选出心目中最认可的“调解专家”,让民间调解大咖和专业调解能手大幅提升荣誉感。
——要探索优化体制机制。要调整一般纠纷上报机制,将每旬上报机制调整成每月上报,最大限度减轻基层“报表压力”;要优化易转化“民转刑”纠纷调处机制,动态排查、化解、上报易转化为“民转刑”命案纠纷,纳入常态化管控台账,定期排查管控。要探索重大纠纷防范化解机制。针对涉土地流转、物业纠纷,探索实行“三个一”机制,由市多解办牵头,联合相关部门,重点关注一批,做好风险预警提示;督办挂牌一批,做到及时止损;培育壮大一批,减少相关行业纠纷隐患。针对涉重大项目建设,探索“县级领导包案、项目挂联”机制,推动县级领导关注重大项目建设,提前预防化解涉重大项目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