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议,来自于眉山高新分局象耳派出所红旗社区,作为一名普通的民警,将自己平凡的社区警务干的细致、干的踏实。大家都叫他“喜杨杨”,微笑是杨议的态度,服务是杨议的责任。下沉社区,走近群众5年来,杨议用“喜洋洋”的态度收获了群众满满好评,接下来,一起来聆听杨议的故事.....
小时候,杨议的父母告诉他,微笑百事达,那时候杨议不懂这句话的含义,而当他成为社区民警后,才发现这句话确实很管用。
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那天,寒风刺骨,杨议正在夜间巡逻,一个女孩儿上前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说:“帅哥,你看起来很有喜感,很有安全感,有个事情想请你帮忙反映一下”。
在与女孩的交谈中杨议了解到,她是园区的一名工人,常常会工作到夜晚12点才下班,太晚下班觉得返家途中很不安全。
而面临同样情况的辖区企业还有很多家,涵盖上千人。
得知这个情况后,杨议立即向领导反映,提出开展夜间巡逻,为企业女员工安全撑起“保护伞”,当好辖区企业女员工的“护花使者”,让女员工们安安心心赚钱,平平安安回家。
就这样,每晚杨议和她们相互笑着打招呼,他的微笑成了一个安心的符号,她们也亲切的叫杨议“喜杨杨”。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杨议不仅致力于为群众办实事,还成了他们的知心大哥。
2021年4月6日上午,在这天,万华警务工作站心理辅导室外,一名男子站在门前,犹豫不决地小声问道:“请问,你们这里……我可以申请心理咨询吗?”“当然可以。快请进!快请进!”杨议连忙把男子请进警务室。待他坐定,递上一杯温水,随即坐到了他的面前。男子端着水,低着头,紧抿着嘴,一言不发。
看到他这个状况,杨议并没有急于开口说话,而是拍着他的肩膀,轻声告诉他:“兄弟,放松些,有什么心里话,都可以说说。”“喜杨杨”笑眯眯的样子让男子迅速放下了戒备心,打开了心扉。原来,这名叫张某的男人来自园区某化工企业,经常饱受工作与精神的双重压力,情绪一直不稳定,郁郁寡欢,却苦于没有倾诉的空间,男子特别渴求一份专业的心理帮助,以期早日摆脱心理困境。
了解详情后,杨议耐心地与张某开诚布公地探讨沟通,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杨议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积极为其疏导心结、答疑解惑,顺利让他情绪得到纾解。
用微笑换取信任,用耐心为民解忧!杨议相信:解决群众难事,微笑的态度,能解决一切问题。如果不能,那就再笑灿烂一点,让积极的心态传递到每个人心中。
社区工作,杨议总结了一个经验,就是要经常换位思考。50岁的中年夫妻李某某和何某某是外来创业人员,他们常常会因为家庭矛盾争执。“其实每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当时我站在他们儿子的角度来开导他们,拉近距离,给他们分享我自身的经历。”杨议说道。他用自身经历告诉他们珍惜眼前人,一家人在一起的重要性。在多次的劝解后,他们夫妻终于和好了。
作为社区民警,杨议希望能看到更多创业者选择留在我们辖区,为辖区经济贡献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杨议始终把这句话当做工作指标、指南。
希望“喜杨杨”的坚守,能换来辖区居民的放心、暖心、安心,社会的稳定和谐、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作为社区工作者,看见辖区内工人开心上班、居民安居乐业、企业稳定发展,也是杨议以及每一位社区民辅警的最大心愿。
周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