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立案53件向行政部门发检察建议38份华蓥市举行“益心为公、天下为公”新闻通气会

  
2022-11-25 14:13:28
     

11月25日,华蓥市人民检察院举行“益心为公、天下为公”主题新闻通气会,华蓥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建秋通报了2022年以来检察公益诉讼开展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发布,人民网、四川法治报、华蓥市融媒体中心等媒体记者参加并就公益诉讼等现场提问。


2022年以来,华蓥市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有序有力推进公益诉讼工作。立案办理各类公益诉讼案件53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38件(生态环境领域11件,国有财产保护领域20件,食品安全领域3件,其他领域4件),共向行政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8份;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5件,(2件非法狩猎,13件非法捕捞水产品)。总体形成了“办案规模稳中有升、案件结构持续优化、办案质效渐次彰显、公益品牌茁壮成长”的整体态势。

今年华蓥市检察院联合华蓥市法院等相关部门在华蓥市明月镇三河团村成立了华蓥市司法生态修复实践基地,“华蓥市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的设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司法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华蓥市检察院将依托生态修复实践基地,加强与人民法院、生态环境行政部门等单位密切配合、深度对接、协同发力,构建“检察监督+司法审判+行政执法”的工作格局,有序推进生态修复保护工作,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共同筑牢华蓥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屏障。

据介绍,华蓥市检察院始终围绕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这个核心,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定向发力。一是优化环境,推动形成公益诉讼“五位一体”工作格局。促成华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相继出台相关规范文件,形成市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部门配合、检察主抓“五位一体”工作格局。二是突出重点,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检察担当。持续深耕法定领域,积极稳妥拓展新领域,通过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开展专项监督、围绕群众民生需求开展重点监督、围绕辖区发展布局开展跟进监督,为服务保障发展大局贡献检察力量。三是强化办案,提升公益诉讼工作质效。紧盯立案、证据、时效、结案“四道关口”,多措并举倒逼办案质效稳中有升,持续跟进监督,常态化开展“回头看”,确保检察建议落地落实。

华蓥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建秋告诉记者,下一步华蓥市检察院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质量建设年”工作要求,着力在公益诉讼质效提升、品牌塑造、队伍素能上下功夫。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地方大局。找准检察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切入点,持续开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财产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二是更新办案理念,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践行“双赢多赢共赢”办案理念,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延伸司法触角,在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同时,一体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三是强化组织保障,提升队伍综合素能。健全内部配合和外部联动机制,用心打造专业化办案团队,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新科技服务公益诉讼,提升队伍综合素能。

(李婷 申巧容 文/图)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